蜀汉之庄稼汉

第1221章 调兵遣将(3/4)

地拥护大汉,不惜在族内进行清洗。

    可谓是立场鲜明,经受住了种种考验。

    至于胡遵,则算是关中大族的代表。

    胡遵乃是出自安定胡氏,萧关一战时,被冯都护逼降。

    不过他虽然是降将,但在萧关一战最紧要的关头,他却是出乎意料地决定在魏军反扑时与安定同存亡。

    估计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他的这一个决定,不但挽救了安定胡氏,而且还让他一下子在大汉站住了脚跟。

    胡遵出任突陈军的主将,虽然算是大汉想要尽快地在关中树立起一个榜样。

    但也足以证明大汉对他的信任。

    看到人到齐,镇东将军缓声道:

    “军情紧急,我就不说废话了,想必大伙或多或少也听到了上党之事。”

    “如今上党危急,而能立刻救援上党者,莫过于在座诸位所领的中军。”

    “故而我在陛下面前请命,亲领中军,以救上党,此番召诸位前来,主要就是为了告知诸位此事。”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听到镇东将军亲口说出来,张翼等人还是有些吃惊。

    “镇东将军,难道我们武卫无当突陈三军,也要跟随前往吗?”

    “没错!”

    张翼张就胡遵三人面面相觑。

    镇东将军眼眸一扫:“有什么问题吗?”

    “可是将军,武卫等三军,还没有完备……”

    “但贼人也从来不会你们商量,让你们都准备好了才会进犯。”

    镇东将军目光凌厉:

    “蒋尚书也有些顾虑,说你们三军练兵不足,如果就这么带过去,说不定会成为累赘。”

    “但我对他说,精卒从来就不是练出来的,是打出来的!”

    她的目光,在三人身上一一掠过:

    “作为大汉中军,如果你们自己都想着要准备好了再上阵,那在我看来,确实是累赘无疑。”

    三人闻言,脸上顿时泛起羞愧之色。

    同时有一股热血直冲脑门:

    “将军,是吾等错了。请将军放心,待到了阵前,吾等必不会辱大汉中军之名!”

    镇东将军的神色这才稍霁。

    这也是她非常佩服阿郎的一点。

    军中改制,可不是仅仅是把将士重新分营,再派何人领军就算了。

    而是要深入推广早年南乡军的那一套体系。

    是要效仿前汉强盛时,以良家子为核心,组建起一支横扫四方的虎狼之师。

    而不是像魏贼那般,依靠苛法酷刑去强迫、驱赶将士作战。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良家子。

    良家子不够怎么办?

    那就造出来,硬造!

    开学堂,分田地,摊丁入亩,提升国力。

    肢解不愿意顺应历史潮流的守旧世家,把高高在上的世家子弟,强行降成普通良家子弟。

    国力愈盛,民力愈足,良家子就越多——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扩大中产阶层。

    这几年来,就算是张翼等人,在耳濡目染中,也不知不觉,或多或少受到了这些宣传的影响。

    再加上军中将领,终归是有血气的。

    自然是受不得镇东将军这么一激。

    待众人商议完毕,关兴故意落在最后,看着别人都离开了,这才对镇东将军说道:

    “三娘,虽说请将不如激将,但武卫等三军,确实多是新卒,仓促上阵,你还是要小心看着些。”

    镇东将军微笑:

    “阿兄,我自是知道这个道理。这一次究竟要不要让他们当真上阵,还是要视情况而定。”

    当真迫不得已,民夫都得紧急征召。

    更何况本就是身在军伍他们?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是让他们去辅佐北军与虎骑军,那也比辅兵强吧?”

    看到镇东将军心里有所打算,关兴这才笑道:

    “原来你是打的这个主意,那我就放心了。”

    次日,待朝廷正式传出消息,镇东将军紧急率领中军东渡大河,救援上党时。

    关大将军已经带着亲卫比大军先行一步,前往河东。

    就在上党的陷落,导致关中震动,朝廷不得不紧急调兵的时候。

    远在草桥关,才刚刚得消息的冯都护,极其失态地当众破口大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