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之庄稼汉

第1348章 钱不当钱(3/4)

r>    江陵城内的一家大粮店内,一个肩上搭着布袋的汉子,正一脸激动地对着店内的伙计大嚷大叫:

    “这夏粮才刚下来,你们不降价就算了,反而涨价,这是个什么道理!”

    按道理,每至夏粮秋粮入库,粮店都会降价清仓,只为早日把旧粮卖出去,好腾空仓库以接新粮。

    这位汉子,满心欢喜地过来,就图多买三五斗粮食。

    没成想,这一回,非但没有降价,反而是涨价。

    而且这一涨,就快要涨了近一倍。

    伙计脸上满是无奈,还是耐心地解释道:

    “这位客人,粮食是个什么价,我们底下人也作不了主啊,那都是东家定的价。”

    “东家?你们东家呢,怎的不出来?定这么高的粮价,怎的不去抢!”

    里头的东家早就听到了外面的喧嚣声,一掀帘子,脸上虽有笑容,但语气却是没有一点道歉的意思:

    “客人,客人,且莫这般大声。你是有所不知啊,现在整个江陵城,粮食都是这个价。”

    “你若不信,就请去打听打听?这可真不是我们故意抬价,因为今年哪,压根就没有多少新粮过来啊!”

    “现在我店里卖的,大半都是本地产的粮食,那可是我亲自带着人,花了大价钱才收上来的,你嫌贵,我还嫌贵呢!”

    不说江陵,就算整个南郡,种粮食的不是没有。

    但那都是大家族的庄园自己种给自己吃的,而且种得也不多,大多都是只够自己吃。

    这年头,哪个傻子还种粮食?

    特别是这两年改稻为桑以后。

    南郡大片大片的良田,不是种甘蔗就是种桑。

    早两年,就听说蜀国那边,传过来一种秘法,不但可以让大伙养的蚕能多吐好丝。

    最重要的,是还可以让大伙在一年里养两季蚕。

    只要和蜀人签了文书,以后产出来的生丝,蜀人不但会高价回收,甚至还会给配一定份额的低价蜀锦。

    这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跟那种甘蔗,可不就是一模一样的路子?

    错过了种甘蔗发大财的机会,这一回种桑养蚕可不能错过了。

    高不高价回收生丝且不说,光是能有一定的低价蜀锦份额,那就足以让人心动不已。

    听说蜀国那边,有一种梅机,织出的提花绫锦,花纹图案奇特,花型变化多端,乃是蜀锦中的极品。

    这等蜀锦一拿出去,不知多少人要疯抢。

    所以荆州的大户人家,疯了似的要与蜀人签契约文书。

    卖粗糖卖生丝多赚钱?

    蜀地那里运来的粮食,又多又便宜。

    赚来的钱,拿出一半买粮食,吃都吃不完。

    种粮食,那不是傻子是什么?

    只是作为普通百姓,前来买粮的汉子哪知道这么多门门道道?

    他只是想趁着一年里粮食难得降价的时候,多买一些回家给妻小填肚子的父亲和丈夫。

    “怎的这还不算贵吗?”

    汉子气得满脸通红,“这么多年粮价都没变过,怎么今年就突然涨了这么多?你们这不是抢是什么?”

    东家看到对方如此纠缠不清,“啧”了一下,心里有些不耐烦,挥了挥手:

    “不是说了吗?今年粮食收不上来,这满城的粮店,都没有多少存粮了,全都这个价。这位客人,我说,你究竟要不要买?”

    “买粮!”

    话音刚落,但见店内一暗,又有几个走入店内。

    看清了来人,原本质问东家的汉子不由地悄悄退到角落。

    无它。

    因为来人不但气势汹汹,而且佩戴着兵器。

    这年头,能佩戴兵器在外行走的,要么是有家世,要么不是善类。

    不管是哪一样,普通百姓都惹不起。

    店家可比汉子有眼力多了。

    他甚至看出几人身上佩戴的兵器是军中制式兵器。

    “有有有!几位校尉,想要买多少?”

    东家一脸赔笑地亲自迎接上去,哈腰点头地问道。

    “你们这有多少,我们就要多少。”

    口气极大。

    店家倒是见怪不怪。

    这些年来,军中前来采购粮食,那都是常事了。

    只是今年情况特殊,让店家有些忐忑不安,只见他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