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之庄稼汉

第1437章 因势利导,复刻(3/4)

私心,欲早日归于大司马麾下,以效犬马之劳。”

    冯大司马闻言,定定地看了石苞好一会,这才忽然大笑起来:

    “好好好!”

    笑毕,他又问道:

    “你不怕?”

    “末将昔日就是在邺城进退失据,最后不得不落个商贾之身,以贩铁为生,只恨不能早日回到这里,何以言惧?”

    早年石苞在南皮做小吏,担任给农司马,后与邓艾一起驾车送谒者郭玄信前去邺城。

    谁知到了邺城,半路上说自己有公卿宰相之才的郭玄信拍拍屁股走了。

    邺城作为大魏都城,没有人会看自己这个从南皮过来的车夫一眼。

    窘迫已极之下,石苞不得不行商贾之事,以卖铁为生。

    两人之间哑谜般的对话,听在张苞耳里,却是如同炸雷一般!

    “你,明文,你,你不是会是想……”

    冯大司马看到自家内兄突然反应这么大,有些奇怪:“什么?”

    胆大如张苞,声音都有些忍不住的颤抖,咽了一口口水,试探着问了一句:“河东?”

    冯大司马略有意外地看了一眼自家内兄,忽然咧嘴一笑。

    曹!

    就冲这一笑,张苞心里忍不住地爆了一个粗口。

    心狠手辣!

    心狠手辣的冯鬼王要来了!

    “你可要想好了,河东只是一个郡,这河北,可是包括冀州幽州,还有河内……”

    一个不好,整个河北就要天地翻覆。

    “而且这么一来,你这是逼着整个河北的世家大族抱团在一起,以他们手里所掌握的资源,未必没有反抗能力。”

    当年河东之事,也不是没有后患。

    上党事变,虽说有魏延疏忽的原因,但要说没有受到河东之事的影响,那就是自欺欺人。

    一郡都如此,那两州之地真要有个什么不慎,又会如何?

    张苞有些不敢想像下去了。

    “那又怎么样?难道就这么不管他们了?任由他们继续在河北作威作福?”

    冯大司马盯着张苞,缓缓地说道,“大汉想要推行新政,就必然会与这些世家大族起冲突。”

    “再说了,邺城周围这十余万精兵,也不是摆设。”

    从短期目标来说,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就已经是要掘了世家大族的根基。

    交出隐匿人口,按实际田亩交纳赋税,这跟让世家大族自缚手脚割肉放血有什么区别?

    这些年兴起的工坊矿场草场等等新兴产业,哪一个不需要交税?

    从来都是无一例外。

    要不然你以为这些年大汉为什么能花钱如流水却不见财政吃紧。

    至于中期目标,则是皇权下乡,清扫豪强在地方上的特权,更是明摆着要世家的命。

    没有特权,那他们拿什么去垄断社会资源,保证自己以及子孙世世代代永远都是人上人?

    真要去跟寒门黔首拼科举,虽然一开始世家子弟确实会有优势。

    但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和知识的扩散,寒门黔首靠着人海战术,迟早有一天会冲垮世家子弟的先发优势。

    除非哪天刘氏子孙觉得自己过得太安逸,或者想不开了,又或者被人忽悠糊涂了,屠龙少年变成恶龙,主动向世家政治靠拢。

    但那已经不是冯某人所需要操心的了。

    毕竟时间快的话,说不定百来年之后,就会有无数的路灯在等着挂人,其中肯定会有姓刘的,而且估计还不少。

    至于是不是刘胖子的嫡系子孙,那就不知道了。

    当然,那也是冯某人想像中的长期目标。

    不过这种以百年甚至以几百年为计算单位,冯某人从来都是想想而已,不指望自己能看到那一天。

    历史嘛,总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

    只是冯大司马的话听在张苞耳里,特别“邺城周围这十余万精兵”这十个字,却是让他觉得透出森森寒意。

    觉察到张苞欲言又止的神情,冯大司马忽然笑了一下,“阿兄且放心就是,我自会有分寸。”

    分寸?

    张苞有些怀疑地看向冯某人:十余万精兵的分寸是吧?

    “此次所涉及,看似幽冀二州,实则只要操作得当,不过是限于冀州罢了。”

    最多再加上一个河内。

    “涿郡卢氏,在阿兄领兵至帝乡时,曾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