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里不禁有些感慨。
诸葛孔明比自己的兄长(即陆逊)也不过是大了两岁而已。
但因为劳累过度,看起来却是比自家兄长老了一辈。
如今已是身病体弱,看起来甚至已经没有数年之寿。
想起十二年前,汉国经夷陵之败后,几近灭国。
正是因为有诸葛孔明这些年的苦心经营,这才有了今日之盛。
此等大才,却即将陨落。
惜哉,惜哉!
在惋惜不已的同时,陆瑁又有些庆幸。
毕竟以汉国如今的锋锐,若是再给诸葛孔明十二年之寿,那将何等可怕?
怀着复杂无比的心情,陆瑁与杨仪说了一些吴汉交好的话,便告辞而去。
他不知道的是,他没有见到的大汉丞相,此时正在丞相府的某个房间里,接见了悄悄前来的李遗。
李遗过来,是向诸葛亮禀报自己与秦博见面过程和结果的。
大汉丞相靠躺在专门定制的大椅子里,身上盖着细绒毯子,时不时地咳嗽一声。
清瘦无比的面颊,双颊已经深深地凹陷了下去。
原本高大的身材,已经完全佝偻了下去。
唯有那双眼睛,仍是闪着精光,暗示这位看起来已经是风烛年残的老人,并不是外表那般简单。
大汉丞相听完李遗的禀报,脸上并没有太多的表情,只是略略点了一下头。
在捂着嘴又咳了一下后,这才说道
“这种事情,我是放心那小子的。真论起用管仲之术图谋他国,这天底下,怕没几人能与他相比。”
“他要怎么做,就交给他去做好了,记得到时候知会陛下……”
此次吴国求马,差点就打乱了大汉进取关中的步伐。
幸好此子知自己心意,竟是把此事生生往后拖了两年。
说到这里,诸葛亮顿了一下,然后苦笑道
“是真的老了,精力不济,都忘了那小子身边……”
李遗听到这里,连忙垂首。
因为张四嫂和兄长的事情,太过复杂,水也有点深,非是现在的自己所能置喙。
大汉丞相没头没脑地说了这些,他又叹了一口气,“可惜了魏国……”
丞相这一句话,李遗倒是听明白了。
因为这批蜡烛,兄长原本是打算用到魏国身上的。
而丞相现在最念念不忘的,就是如何挥师北上,从魏国手里夺下关中。
按丞相以前事无大小,皆亲自过问的性子,像这种对付魏国的事情,怕不是要细细问一遍。
但如今却是轻飘飘地一句“交给兄长”就算过了。
正如丞相自己说的,精力已是大为不济了。
如今除了军中之事,以及一些朝中大事,丞相仍然过问之外。
剩下的日常政事,基本都是由尚书台处理。
诸葛亮又咳了一下,看向李遗
“这些日子,李都督现在身体如何?还好吧?”
丞相口里的李都督,自然就是一直在南乡疗养的李恢。
李遗一听,连忙回答道
“有劳丞相关心,大人入冬以后,也染了风寒,不过现在已经痊愈,就是有些惧寒。”
丞相一听,不禁叹了一口气
“南征之事,犹在昨日,没想到德昂亦是病弱至此了。”
人老了,就是喜欢怀念从前。
再想起子龙已经数次病危,若不是有南乡医学院在,怕是早已不在人世。
诸葛亮不禁有些悲从中来。
不知吾生前还于旧都,犹可望乎?
“丞相?”
李遗看到丞相的脸色似乎有些不太对劲,不由地试探着喊了一声。
诸葛亮勉强笑笑,拭了一下湿润的眼角,招了招手
“你且靠近些。”
李遗连忙上前。
“吾近来越发感到昏花,总是会忘记一些事情,故不得不提前做些准备。”
“明年二月一开春,我就打算派你去凉州一趟,越早越好,到时你千万记得提醒我一声。”
李遗连忙应下。
诸葛亮吩咐完事情,挥了挥手,示意已经没事了。
李遗悄悄地行了一礼,然后退了出去。
待他出了丞相府,只听得街道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