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四九六章 鼠辈离场,魏与蜀,当二分天下!(3/6)

引经据典,这些我都能看到,但…这世道注定是要三足鼎立,两足的鼎…是立不长久的!』

    ——『那也不能把南郡白白送给刘备,那是我与公瑾大都督不辞艰辛、披荆斩棘才夺下来的!子敬,你且先听我这三计!』

    (Ps:《三国志》:鲁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鲁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兄今代公瑾,既难为继,且与关羽为邻,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今与之对,当有单复以乡待之。’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

    特别是…最后这一句话,“那也不能把南郡白白送给刘备”!

    吕蒙的语气无比坚决。

    同时…

    这一句六年前的话语,也不知道是情绪所致,还是吕蒙心头始终怀揣着这个执念。

    忽的,这一句话…竟在晕厥的吕蒙口中吟出…

    ——“南郡…那是我与公瑾大都督夺下来的,不能白白拱手送人!”

    这…

    随着吕蒙的这一句话,孙权的目光有些恍惚,他先是惊讶,继而…“唉”的一声,他重重的叹出口气。

    然后转过头…他变得愈加的落寞。

    也难怪,昔日…东吴的目标是讨回荆州,可现在的目标,却已经沦落为偏安东吴,保全这江东一隅。

    时局发展的太快了,也太猛烈了,让这位东吴的国主…

    已然感受到他这些年拉拢大族,制衡各方,压制武将,害死‘贤良’…这一系列的决策所招致的反噬!

    这反噬来的好生汹涌啊!

    “子明啊,你快醒来吧,你见识过大兄的英雄气,追随公瑾学得心计,又因孤的话,酷爱读书,子敬不在…也唯独你,还能在军务上,与孤商量一、二了!”

    是啊…

    如今,整个东吴,能与孙权商量军务的人不多了。

    淅沥沥——

    一场大雨颇为应景的降临。

    鱼一直下,风一直挂…让这本就人心惶惶,胆战心惊的建邺城迅速笼罩在风雨中,一如那句——山雨欲来风满楼!

    …

    …

    江东下了一场大雨,淮南也下起雨来。

    这种天气别说攻城,就连急行军都很困难…

    但对张辽而言,吴军刚刚被劫掠,朱治方才战死,整个淮南…东吴的城池安恬了四个月,一派祥和的气氛已经让它们没有丝毫预警与准备。

    这是宝贵的战机!

    转瞬即逝的战机!

    兵贵神速,张辽…岂会被风雨阻拦?

    “江东小儿,安敢啼哭?”

    伴随着张辽的这道声音…

    在漫天风雨中,步卒当先,两万余魏军兵士,如大鹏展翅一般以东西为向,齐齐往合肥城迈步突进。

    张辽麾下那仅存的五百山西大汉为先锋,清一色的铁甲骏马,背跨强弓,长枪、战戟在手,在那还藏留着的电光之间…闪出冰冷刺目的寒芒。

    继而,就是数百箭矢…朝着城楼之上,不断的射去…这是第一轮,雨天下的羽矢压制——

    “敌袭…敌袭…”

    合肥城的守军刚刚喊出这一句,数不清抬着云梯的魏军兵士已冲至合肥城下,“隆隆”雨声之中,突然鼓声乍起,轰然如滚滚惊雷,穿透滂沱的大雨,响彻天地。

    当那一架架云梯架起…数不尽的魏军朝合肥城冲杀了过去。

    张辽作为这里曾经的统领,合肥城哪里好攻,哪里难守,哪里是视野的盲区,哪里最容易先登破城,他太熟悉了…

    熟悉到,每一块儿砖瓦在哪里摆放他都清清楚楚。

    战马嘶鸣,士卒冲阵,兵戈林立,重甲黑沉。

    被雨水打湿的旌旗紧紧地贴在旗杆上高高挥舞,就像是一只只被囚困住双翅的鹰隼,踩着鼓点一下又一下地翻腾。

    云梯是很滑,但挡不住这支魏军夺回失地的决心与胆气。

    马蹄泥泞,却踏霞光万道,好似立于腾云之上。

    张辽的声音先起:“吾乃大魏张文远,尔等还不投降?”

    数百传令兵齐齐将这道声音喊出…

    声浪震天动地。

    张辽又喊:“尔等守军?比之逍遥津十万大军如何?”

    这…

    起初,吴军还在抵挡,可很快,他们就发现后继无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