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七三九章 关家逆子大结局(壹)(3/10)

云长、翼德来这儿,这跟那曹彰、曹丕、曹植有啥关系,这又跟那张辽张文远有啥关系?三弟…你这说话,能不能说的清楚些啊?我这都被绕晕过去了。”

    说到这儿,傅士仁又挠了挠头…

    迫切的接着问:“这到底啥意思啊?这几件事儿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啊??”

    听得傅士仁的话,关麟笑了,一众文臣谋士也都笑了。

    还是关麟,他一本正经的朝向傅士仁,“大哥你这是抛出来两个问题,一个张辽,一个曹家的诸公子…那么我先回答大哥第一个问题吧,我大伯、我爹都来了,那曹操又怎么会没有来这边呢?解铃还须系铃人,张辽…就交给曹操吧,事实就是这样,很多情况下,我们劝一百句…比不上那曹操说一句!”

    “没错…”徐庶闻言连连颔首,“文远是义士,曹操最惜义士…云旗这句话说得好,解铃还须系铃人…”

    这…

    傅士仁好像听懂了,关麟与徐庶的意思是,曹操会帮着他们劝降张辽。

    当然,这事儿听起来离谱,做起来也一点也不靠谱…

    但,这事儿,它就、就、就这么发生了。

    一时间,傅士仁还畅想于“曹操劝张辽”归汉这么一条“不合理”的愿景中。

    关麟的话已是再度吟出,“至于,曹操那几个儿子,不,是那几个曹家逆子…”

    说到这儿,关麟顿了一下,沉吟了一下,方才脱口,“这个,更不用我们操心,当老子的还没死呢…见不到这‘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事儿发生!”

    话音脱口…

    关麟意味深长的深深的眨动眼瞳。

    他算准了曹操绝对不会接受这“同室操戈”的故事,他一定会出手,出手即是王炸——

    想到这里,关麟笑了,笑的淡雅,笑的轻松…

    就仿佛,时至今日,这棋牌…依旧牢牢的掌控在他关麟的手中,乃至于,他忍不住吟道。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

    洛阳,官医署重地。

    张辽的身体刚刚被张仲景与大弟子王叔和一齐检查过。

    毫不夸张的说,那等重伤,那等浑身上下十几处的重疮,那等几乎伤筋动骨的境况,即便是在张仲景看来,能捡回一条命已是奇迹。

    可谁能想到,这才刚刚过了月余,张辽身上的伤口多已愈合。

    奇迹!

    这可以堪称为医学奇迹了!

    “果然是灵药啊!”哪怕张仲景走出张辽的房间时,也不由得感叹…

    大弟子王叔和则是手捧着那所谓的“灵药”,却是有些心不在焉的跟在张仲景的身后。

    直到他们走远…

    已经一日未进食分毫的张辽这才缓缓睁开了眼睛。

    昨日醒来时,他是绝望的,在他看来…他还不如死掉…

    总好过这般被敌人救下,生不如死的好——

    他是义士,此前追随过丁原、董卓、吕布,却因为总总原因,不得不屡次改换门庭,可天下从未有人说他是背主之人,后来跟着曹操,他是大魏的征东将军,何等殊荣?曹操待他不薄,就算是与那关麟的赌约输了,就算是不敌被俘,他怎么能轻言投降呢?

    也正是因此,昏迷时他做不了主。

    可自打这醒来的一刻起,他便决定要绝食。

    ——『就让我自己自行了断吧。』

    ——『我以我死荐忠义!』

    正直张辽心头如此念动之际。

    门外的声音突然传出,很清脆,随着声音越来越靠近,张辽听得真切。

    “当归二两,附子二两,细辛二两,芎二两,续断二两——”

    唔…

    ——『这是什么?』

    下意思的张辽心头暗道。

    他有些云里雾里的感觉…

    声音却还在继续,且越发的靠近。

    “牛膝二两,通草二两,甘草(炙)二两,白芷二两,蜀椒三合,芍药一两,黄耆一两——”

    ——『这是…』

    ——『难道是这医署中,张仲景的弟子?在背药方么?』

    当疑问再度于张辽心头升腾,他忍不住睁大眼睛,寻声望去。

    就在这时。

    “咔嚓”一声,门被推开了,却哪里是什么张仲景的弟子,手捧医书,一句句吟出这药谱的竟是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