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番外篇:《少年曹操》(3/4)

每个人拿一张马扎来!

    他告诉曹操,从现在起让他称呼自己为将军,也让曹操去做抉择,是要做谋士,还是武将!

    段颎在课堂上开列的书目《鬼谷子》、《司马法》、《尉缭子》、《吴子兵法》、《孙子兵法》…

    以及《墨子》备战篇,《六韬》、《三略》,这些…曹操都读过无数遍。

    也是奇怪…

    天生好动的他,唯独在读兵法时才能安静下来,就仿佛是置身一个全新的世界。

    可以说…段颎是为曹操军事理论打下了基础。

    而将这理论演变为实践的是大汉另一个战神战争内行,官场外行的皇甫嵩,当然,这是后话。

    可以说…在太学中,大到攻城战、谋略战、野外生存;

    小到木工、砌房子、锻造…

    甚至再小到箍桶、凿石头、砸铜盆、支锅凿、磨镜子、打铁…甚至还有医术、药理、乐理、乐器…

    太学中,曹操学到的东西太多、太多、太多了——

    甚至他在太学中见到了大汉经神——郑玄。

    他认识的亦师亦友的前辈、教员,也是他后来任议郎时的上级——蔡邕!

    何顒给他的太学毕业卸下评语…

    太多…太多…

    除了那些为世人所知的,这些鲜有人提及的太多、太多了——

    终于…

    这一个个画面愈发的具象。

    白绫在曹操的脖颈上,那窒息感,仿佛将他带到了严冬。

    这是一段多么辉煌的人生旅程,窒息下的曹操,双目充血的曹操,尤是看着窗口射进寒月的冷辉,火盆里跳动着噼啪作响的火苗,这样的长夜,有大量的时间,让他在记忆里搜索。

    扶祖父棺柩回乡路上的飞雪——

    开满谯郡的紫色泡桐花——

    奔跑在阳光下的洛阳大街小巷,招猫斗狗的无知岁月——

    大学入学哪天的祭祀仪式——

    学习驾驶马车,连人带车全部落水——

    攀爬城墙,重重地摔下去——

    “百工”课上的种种失误——

    毕业表演时,车轮突然非去——

    洛阳北部尉,坐在那三条腿的椅子上,让他仰面摔倒;

    顿丘黄河决口,百姓对天绝望的嚎哭;

    他曹操和数百名乡人堵在决口浪涛里;

    战场上挖坑埋葬无数无辜受到杀戮的百姓;

    太学独木桥边雕刻在石头上的八个大字;

    桥玄在独木桥上跟他说的话;

    郑玄来太学时,全体师生下跪;

    蔡邕抚琴——

    段颎站在城头指挥演戏;

    许劭的月旦评——

    何顒给他的毕业状游写下评语——

    济南国一座座被推倒的活人祠庙,百姓拍手称快——

    济北老百姓沿黄河南岸将他的船送出数十里——

    讨伐黄巾,从冀州回军路上的大雪纷飞——

    顿丘城内和百姓一起在月光下的换乐——

    数次给皇甫嵩下跪——

    父亲讲述他不得已贪腐经历时的哭泣——

    皇帝犒军时,一把握住他满是冻疮和血口的手,领他顿觉温暖…

    自此…

    曹操走完了他那“忠于汉室”的青年岁月。

    这…便是他的初心。

    便是他会渴望在墓碑上刻上“汉征西将军曹操之墓”的初衷与使命。

    但终归,天下不是他一手创立,也不能按照他想要的方法发展,他用少年、青年、壮年的前半成,都尝试着做一个“忠汉之人”,做一个治世之能臣。

    可…他陷入的却是屡次罢黜、无官可做,无世可救的怪圈,陷入了一次比一次更大的绝望。

    他所能做的…唯是继承,无论好的、坏的,还是不公平的,不合理的…他似乎只能继承?

    不…

    还有一条路,那就是“打破”!

    打破这混乱的旧纲常,按照他想要的方式,建立一套全新的社会体系。

    可糟糕的是,他需要面临的是一个国不是国,家不是家的混乱时代。

    幸运的是,他以大魏的建立去拯救大汉帝国,消除不好的,打击坏的,建立公平、理想的大同社会…

    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