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第141章 齐国天子:快去请如来佛祖!(2/3)

询问道:

    “两位将军在东昌府十多日,如何看待当下齐军战力?”

    魏延抱拳起身,道:

    “大帅,末将与高将军两人在东昌府内所遇齐军,皆为守城府兵,末将也曾问过岳州与萧成济两位齐军将领,都说,不久前,江北三府的大部分齐军战兵奉齐军水师统帅张兆兴的命令,调到前线,因此除府城外,诸多乡邑村县只剩下堪堪守城的府兵。”

    “末将以为,大帅一战破敌。齐军遭受重创后,主力战兵损失大半,再加上后方空虚,此时正是北渡沧龙江,收复失地之良机。还望大帅明察!”

    听到魏延这般说,关昊苍只是微微颔首,但却没有表态。

    不过,帐中诸将却各个摩拳擦掌,只待他一声令下,便挥师北上。

    一些性急的更是自告奋勇,出言向关昊苍求取先锋之职,为大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对于诸将的表情,关昊苍看在眼中,心中微叹一声,望向下首的杜预。

    “元凯,你觉得,此时可是出兵之良机?”

    杜预道:“若按常理,齐军大败,我军大胜,自当乘胜追击。只是,卑职却觉得,此时渡江,并不是最好的时机。”

    知我者,杜元凯也!

    听到杜预这般说,关昊苍在心中发出一声感叹。

    原本,自己还怕被诸将求战之心裹挟,不得不提兵北上,如今有他这位陛下心腹和自己站在一起,有些话也就可以和这些急着立功的将领们说一说了。

    “元凯倒是与老夫不谋而合,老夫心中也是此意。”

    “大帅,这是为何?”

    一名将领忍不住出声发问。

    “为何?最大的原因,就是粮草!”

    关昊苍沉声说道:

    “去岁夏天,岭川诸府涝灾严重,粮食欠收,户部余粮并不充裕。我们在沧龙江以南以逸待劳,自然不需消耗太多粮草,但如果渡江北上,运输粮草的成本就会大幅度提高。齐国君臣知晓我等北上,自会调集大军与我们作战。还有,你们莫要忘了,陛下在南疆还与缅国交战呢!”

    “两线作战,粮草供应本就紧张。如果我军贸然北上,在江北与齐军相持日久,消耗粮草的数量就会急剧增加,万一粮草供应维持不上,那么败的就将是我们了!到时候,你我等人又有何面目去见陛下?”

    此言一出,诸将心中一惊,纷纷沉默思考起来。

    杜预看着皱眉思索的众将,开口补充道:

    “诸位,关帅所说的,自然是最重要的原因,但杜某还要补充一句,大家是不是忘了晋国?若是齐国向晋国求救,晋国天子得位不正,为了提高自身威望,定会出兵支援齐国,到时候,我们的敌人就又多了一个,那么,我们是否能够凭借着这三五万人马,抵挡住两国联军的兵锋?”

    晋国?!

    听到这两个字,众将的脸色顿时变了,关昊苍也不由面带诧异的看向自己这位向来谦虚谨慎的参军。

    自己只想到了粮草,而杜元凯已经是站在国与国的角度看待这场战争了。

    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关昊苍心中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来。

    晋国位于中原,自身实力远超楚国,若是那司马德广受邀出兵,对于楚国而言,无疑是个噩耗。

    杜预这一番话,瞬间便将众将的求战之心打消了一大半。

    最终,关昊苍下达命令,诸军在按兵不动,收编降卒的同时,派出斥候密切关注齐国和晋国动向,并且将此战情况飞书传信,告知朝廷百官,远在南疆的天子,以及沧龙江上游的范镇部。

    …………

    齐国,东都,含元殿。

    “是朕害了张卿啊!”

    龙椅之上,齐国天子王匡看罢谢文渊的奏疏,面对百官,痛心疾首的说道。

    “若不是此计,我大齐焉能损失三万余精锐士卒!”

    齐国无论人口,还是国土面积,都远小于晋楚两国,这一战损失三万士卒,对于齐国而言,可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金殿之中,齐国百官连忙跪伏于地,出言劝慰天子。

    “还请陛下节哀,此次战败,是臣等之责,请陛下责罚。”

    王匡摆了摆手,长叹道:

    “此计,是朕与诸卿商议而定,如今战败,怎能单怪卿等,若非朕对于此计太过自信,也不至于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是朕对不起张卿,对不起众将士啊!自明日起,朕在靖德殿闭门十日,粗茶淡饭,反思己过,朝中政务暂时由丞相处置。着令司天监找一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