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九百三十五章 太皇太后:向太后还是太年轻了(2/3)

太皇太后问安的时候,都说过什么话?”

    石得一答道:“回禀娘娘,以臣所知,扬王到庆寿宫,只是问安,太皇太后答躬安后,便被太皇太后旨意勒令回府,前后停留庆寿宫不过一刻!”

    向太后听到这里,下意识的握紧了拳头。

    她心中,此刻只有四个字:欲盖弥彰!

    扬王,在庆寿宫的地位,向太后很清楚。

    那是宝贝儿子,是心肝!

    现在心肝宝贝儿子入宫,不过一刻钟就被勒令回府。

    这不符合太皇太后的性格!

    这其中,必定有着不为人知的事情。

    而且……

    扬王入宫的时间,太微妙了!

    三日前?

    扬王入宫后,朝中的党争就发展的不可收拾了。

    有这么巧合的事情吗?

    向太后沉吟着,脸色凝重而严肃。

    于是,尽管这保慈宫内寝的暖阁内,在烧着炭盘。

    但石得一却在刹那,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让他忍不住的心颤了一下。

    ……

    庆寿宫内寝。

    太皇太后轻轻抚摸着怀中狸奴柔顺的毛发。

    在她身前,庆寿宫尚宫、奉圣仁寿夫人李氏,正在低声说着些什么。

    太皇太后听着,脸上的神色渐渐地舒展开来。

    “吕、李两位相公,都是国之干臣,太后这次处置的有些失当了!”

    “若是老身临朝,当会第一时间就赐给茶酒慰勉!”

    “何至于变成如今这个样子?”

    李氏答道:“娘娘说的是……太后还是太年轻了,没有娘娘主持、提点,总归是不稳当!”

    太皇太后笑了起来,这是她这几个月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朝中失序,党争再起。

    左相和一位门下侍郎上札求去。

    这是什么?

    这是她重新临朝听政的最好机会!

    也不枉她,这几个月来的蛰伏和退让了。

    就是……

    她看向李氏,问道:“太后今日怎没来庆寿宫?”

    李氏答道:“许是在与官家商议对策吧?”

    “想来,稍候不久就会和皇帝一起来向娘娘请安、问计!”

    太皇太后颔首:“也是!”

    在她看来,这几个月的单独听政下来,向太后这个媳妇,也该知道,国事艰难,当赖长者。

    主动来庆寿宫,请她重新御殿了。

    她现在应该,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然而,没过多久,就有人来报:官家已出保慈宫,正在回福宁殿的路上。

    这就让太皇太后错愕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

    太后和皇帝,怎么没有过来,向她请安、问计?

    “想来,是太后拉不下脸面!”太皇太后很快就找到了解释。

    这个媳妇啊,从来都很爱面子。

    此番,朝政她搞不定,自然是很没有面子的。

    所以,一时半会,还拉不下面子,来庆寿宫中向自己这个姑后求教。

    这样想着,太皇太后就对李氏道:“汝且去皇太妃阁,传老身的旨意给皇太妃,叫皇太妃到太后面前去说……”

    “就说,老身无意权位,但社稷为重,若太后遇到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来庆寿宫,老身或许能有办法!”

    有了朱氏在中间传话,在太皇太后看来,向太后就有台阶下了。

    李氏却是迟疑起来。

    “怎么?”太皇太后皱起眉头。

    “回禀娘娘,皇太妃殿下近来怕是去不了保慈宫!”

    “恩?”

    “奏知娘娘,却是曹国长公主近来感疾,皇太妃殿下心忧公主,上札乞在公主阁中照顾公主,太后娘娘已经恩许!”

    “曹国长公主?”太皇太后疑问起来:“这是?”

    太皇太后是个极度重男轻女的人。

    她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不关心,只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何况是孙女?

    自然,对诸位公主,几乎没有任何印象。

    “乃是皇三女,熙宁八年,先帝封淑寿公主,当今官家即位后,先恩封温国长公主,今岁又进曹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