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一百四十五章 望母成龙(2/3)

人,这个大臣确是能吏!”

    这是自然!

    在现代,沈括虽然因《梦溪笔谈》的缘故,被许多推崇为大科学家,普罗大众下意识的会以为他是个天天宅着搞发明创造的。

    但,其实沈括是个管理型的大臣。

    他擅长于规划、统管、分工。

    熙宁时,出任军器监,便主持了军器监的改革,上书建议设立专门的神臂弓局,专门制造神臂弓。

    在其主持下,军器监的神臂弓产量大增!

    军器监制造的军械,在数量和质量上,也都得到了巨大提升。

    赵煦看着向太后,道:“母后也称赞了,想必这位大臣所言种种都有道理!”

    “还请母后教儿!”

    向太后早就准备好了,她当即就兴致勃勃的给赵煦上起课来。

    虽然她其实不懂什么管理,更不要说兵器生产这种重技术和重资产的事情了。

    所以,难免会出现错误和缪误。

    赵煦却抓着这些地方,专门打破砂锅问到底。

    这就让向太后稍微有些慌乱,没有办法她只好假作累了,对赵煦道:“六哥,母后今日有些乏了……”

    赵煦连忙请罪:“儿打扰了……母后且好生歇息,儿明日再来请教……”

    向太后微微点头,慈爱的道:“待母后休息好了,明日再教六哥这些事情!”

    ……

    看着再拜辞别,然后在宋用臣的陪伴下,回去福宁殿。

    向太后的眉头微微皱起。

    然后她看着手上的沈括上书。

    这上面,她不懂的地方太多了。

    这怎么行呢?

    她可是母后皇太后!六哥不懂来问她,若她都不懂,如何教导?

    可这些东西,确实是她的短处。

    好多东西,她听都没有听过,如何与六哥解释?

    于是,向太后看着在帷幕外一直侍立着的石得一,与他道:“石得一,汝去命严守懃,寻那沈括……”

    “命其将今日上报官家的上书所言种种,详细写来,不可遗漏……”

    “唯!”石得一静静地退下去。

    向太后这才吁出一口气。

    她这不是没办法吗?

    ……

    赵煦带着宋用臣,回到福宁殿。

    “今日冯景摔坏了屁股,他卧床这几日,卿先在福宁殿中替着他吧!”赵煦随口吩咐着。

    宋用臣立刻领命拜道:“臣遵旨!”

    “准备一下,从宫里面的小黄门中选几个人,过些时日,派去专一制造军器局里,充任勾当公事,辅佐沈提举!”赵煦又吩咐。

    倒不是他信不过沈括,而是在一开始就要建立监督制度。

    同时,这也是要白嫖沈括。

    派去的内臣,只要机灵一点,跟着沈括学上一两年,差不多也能学到一些东西。

    将来再锻炼锻炼,磨砺磨砺就是一把好用的刀!

    这也是大宋内臣们,之所以能够多才多艺的原因——历代天子,都会将他们外任,放到那些名臣大将身边。

    一方面监视一方面免费学那些别人连儿子也未必肯教的东西。

    只要内臣机灵点,经常能学到许多手段!

    就像宋用臣,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在大内的将作监身边学习。

    恰好那个将作监是喻皓的后人,宋用臣待之如父如兄,侍奉勤勉得到了对方赏识,传授了他喻家传儿不传女的制图、设计秘技。

    这才有了今日的大内大貂铛。

    宋用臣听了赵煦的吩咐,就拜道:“臣知道了!”

    他现在不止兼着内东门司,还管着一部分大内小黄门。

    ……

    沈括如今住在汴京城的新城东厢的春仁坊。

    此刻的他,正在租住的院子里,等着宫里面的旨意或者回复。

    心情略有忐忑。

    笃笃笃……

    门外传来敲门声。

    沈括站起身来,紧张的看过去,他雇的下人已经替他打开了房门。

    “沈提举可在?”一个穿着紫袍公服的内臣问着。

    沈括立刻走出房门,与对方拱手:“括在,敢问尊驾是?”

    “下官是提举汴京水磨务严守懃!”来人拱手说着:“奉皇太后旨意来寻沈提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