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三百二十七章 潜移默化(3/3)

>    “士大夫,当博闻广识,增长见闻,才能真正成长!”

    十六岁的少年,在章惇面前昂首挺胸。

    章惇看着,有些恍惚。

    章援的性格、文字还有为人,都不太像他。反而像是苏子瞻!

    其性格豪迈、跳脱,文字奔放,诗词华丽。

    而且,时常在他面前,称赞苏子瞻,恨不能拜师苏轼门下。

    上次苏轼入京的时候,章援就恳求他引荐。

    但章惇什么人?什么性格?

    想叫他去苏轼面前低头?那是不可能的!

    可现在,看着章援的模样,章惇不免笑了起来。

    他拍拍这个四子的肩膀,说道:“此番出镇广西,回京后,为父就替汝写信给苏子瞻!”

    “拼着这张老脸不要,也要苏子瞻收汝为门生!”

    这对章惇来说,是巨大的牺牲。

    章援顿时欣喜若狂,连连拜谢:“多谢大人厚爱!”

    苏公啊!

    他只是想起那些诗词。

    陡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于是,浑身都在起鸡皮疙瘩。

    注:北宋熙宁年间军费在四千万贯以上,治平大约3500-3800.

    元丰时代的数据没有找到,但应该相差不远,也在四千万贯以上。

    同时,元丰时代岁入大概6700万贯。

    军费占比六成以上,若是发生大战,则可能增加到七成甚至八成。

    所以,北宋穷兵黩武是事实。

    但穷兵黩武,却打不赢就太尴尬了。

    注2:章援是苏轼的迷弟兼铁粉。

    历史上,章援大约在元祐四年参加科举,当时苏轼为知贡举。

    然后,他被选为省元。

    因为章援的文章、文风,实在是太像苏轼的门生李偁了。

    为此苏轼洋洋得意,自以为取了自己的学生。

    然后,打开卷子,揭开糊名一看——章援,章惇四子。

    而苏轼所看重的学生李偁却落榜了……落榜了……

    (本章完)

    【姻缘阅读:m.c6c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