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三百三十四章 爱上厨艺的王安石(2/3)

r>
    江宁知府、端明殿学士王安礼,早早的知道他要来,带着官吏在城门口迎接。

    “子厚,别来无恙!”王安礼微笑着迎上前。

    “和甫别来无恙!”章惇下马行礼,他和王安礼曾同朝为官数年,自然很熟络。

    “介甫相公一向可好?”章惇问道。

    “劳子厚挂记,家兄近来一切都好!”王安礼微笑着回答:“近来,甚至爱上了下厨!”

    “下厨?”章惇楞了一下,他从不知道,王安石还有这个癖好!

    “前些时日,苏子瞻派人从登州送来了许多鱼干,还有一首词……”王安礼解释着:“家兄读了苏子瞻的词,觉得甚妙,看了苏子瞻的食谱后,便也来了兴致……”

    “老夫卿发少年狂……”

    “竟也开始学着食谱,下起厨来……有时候,还会送些做好的鱼干粥、鱼干烧肉与某等……”

    章惇听着,目瞪口呆,但也知道,这就是那位他的恩相做得出来的事情!

    王介甫一生行事,从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

    早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特立独行的士大夫。

    早年间,就已经有传说——抚州王介甫‘衣臣虏之衣,食犬惫之食’。

    每天都是囚首丧面,不修边幅。

    根本没有任何个人仪表可言。

    无论外人怎么看他,他都一以贯之。

    但时间一久,他身边的人就会知道——他之所以那个样子,是因为他每天都在不舍昼夜的读书、写文章、记笔记。

    哪怕后来当了宰相,若遇到了重要事情,他也能日夜在朝堂上办公。

    连吕惠卿都卷不过他。

    而且,这位恩相从不在乎功名利禄,更不计较个人得失。

    回忆着往昔,章惇就问着王安礼:“和甫,介甫相公如今何在?”

    王安礼笑着道:“听说子厚要来,家兄今日一早就在家中准备了……”

    “子厚到了,便知……”

    于是,当章惇父子被王安礼带到了半山园下的王安石宅邸时。

    章惇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肉香。

    他循着味道走过去,看到了宅邸一侧的厨房里。

    穿着便服,正在灶台前,盯着锅中正在汩汩的沸腾着的菜肴的王安石。

    虽然,王安石现在的容貌,已经完全变了。

    他老了,白发在鬓,再无当年的英姿勃发。

    他也瘦了许多,身材显得有些单薄。

    同时,他的气质也变了。

    不再是当年那个在都堂上,让百官忌惮,也让群臣敬畏,礼绝百僚的宰相。

    他就像是个邻家的老人一样,面带微笑,眼中平和。

    “介甫相公!”章惇深深一拜。

    跟在他身后的章援,也连忙跟着深深拜道:“晚辈见过荆国公!”

    王安石回过头来,看着章惇,然后就笑了:“子厚来了?”

    “快来替老夫尝尝这道红烧肉炖鱼……”

    “这可是老夫,采江宁之菜,浑登州之鱼,多番验证的新菜肴!”

    “正打算将食谱送去登州,和苏子瞻一较高下呢!”

    章惇眼眶一热,笑着道:“诺!”

    便走入厨房,拿起一双筷子,夹起锅里炖煮的鱼肉。

    入口酸甜,味道浑厚。

    “怎样?”王安石急切的问道。

    “介甫相公此菜,酸甜适中……”章惇说道。

    “这就对了!”王安石抚着胡须道:“苏子瞻送来的食谱上用的那东坡肉,太过肥腻,老夫便以润州(镇江)农家所酿的醋来中和其肥腻,然后加少许黄酒,加入砂糖等佐料……”

    “如此猪肉肥而不腻,鱼肉软硬适中……比那苏子瞻简单的食谱,妙用更多,滋味也更丰富!”

    章惇听着,目瞪口呆。

    这就是介甫相公的晚年退休生活吗?

    不治学问,不问朝政,一心只问三餐滋味?

    倒也……悠闲!

    王安石却是不以为意,他看向章惇身后,那个还一直弯着腰的少年,问道:“这是子厚的?”

    “犬子援……”章惇连忙介绍起来。

    王安石点点头。

    章援却是激动的脸都涨红了:“晚辈末学后进章援,再拜荆国公……”

    王安石笑着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