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四百一十一章 战前的双方(2/4)

趾援兵的统兵大将的脑袋,悬挂起来。

    他们自然会投降。

    章惇看向狄咏,道:“根据多方消息,交趾李乾德已遣其太尉李常杰出镇太原,为江北诸州节度使。”

    “其麾下兵将,已有两万余!”

    “再征发青壮民夫,其军势可达数万。”

    “若其从太原,全军而来,将军有信心在北件将之击败吗?”

    狄咏抬起头,自信无比:“经略相公旦请放心,我军已经准备妥当。”

    “末将与苏知州、田巡检都已经商议好了。”

    说着,他在沙盘上,开始讲解其他和其他大将商议好的作战部署。

    狄咏老于阵战,有丰富的军事经验和履历。

    而且,还接受过当今天下烈度最高的沿边地区的军事考验。

    自然他的布置极为细致。

    连预设的战场,都选了好几个地方。

    章惇听着,眼睛渐渐亮起来。

    他是知兵,知道狄咏等人的布置和安排都很合理,也很恰当。

    只是……

    “我军兵力,不过万余,交趾若全军而来,兵力够吗?”

    “此外,刘引、张训还有王静等人,都说交趾太尉李常杰此番率军屯驻太原,还带来了象兵,据说有战象二十头。”

    章惇皱起眉头来:“不好对付啊!”

    章惇没有见过大象,但他听说过,汴京的玉津园在太祖、太宗和真庙时代养过大象。

    传说大象巨大无比,力大无穷,发起怒来等闲十来人根本拦不住。

    交趾人用来作战的战象,只会比玉津园里驯养的大象更大、更强、更厉害。

    若其结阵冲阵,恐怕很轻易就能撕开一条步军的防线。

    狄咏笑了起来,他对章惇道:“请经略相公放心,御龙左直就是官家亲自派来对付交趾人可能出现的战象的奇兵!”

    “嗯?”章惇不太明白了。

    御龙左直是护卫燕辰的军医们的卫队。

    这些天来,也一直呆在燕辰屯驻,专门作为后方伤兵疗养的永平寨。

    章惇去看过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特别是寨中改造好的伤兵院,还有培训的女医户都有着深厚印象。

    但御龙左直的那一百多人?

    章惇就记得他们每天都会在永平寨的空地上,拿着一些装满了石头的陶罐练习投掷。

    比拼谁丢的更远、更准。

    燕辰甚至会给那些丢的远、丢的准的人发赏。

    章惇看的莫名其妙,但燕辰告诉,这就是御龙左直在战场上唯一要做的事情。

    这让章惇很不解,但也没有多想。

    毕竟御龙直嘛,总是有很多怪癖的,也没有人能管得了他们。

    可如今,听闻这些御龙直还是专门对付战象的奇兵?

    章惇有些不太相信。

    他们怎么打战象?

    靠丢陶罐吗?

    但考虑到御龙直的特殊性,还有狄咏透露的信息,章惇没有多问。

    ……

    交趾,太原城。

    这里是交趾在富良江以北最大的军事据点,也是交趾统治江北的核心,同时还是江北和升龙府最近的地方。

    直线距离,只有一百多里。

    换而言之,越过太原,就可以横渡富良江,兵临升龙府。

    故此,交趾人在此建立了坚固的城防,同时常年屯驻了数千军队。

    随着李常杰来到太原,并在这里,设立‘大越国江北行营大总管’幕府。

    太原城也变得喧哗、拥挤。

    李常杰带来的两万多交趾军队,将整个城市挤得水泄不通。

    无数骡马,在城市内外,日夜喧哗。

    李常杰此刻,正在带着来太原城与他商议对策的广源州知州杨景通巡视着战象营。

    二十多头战象,威风凛凛的在象兵的指挥下,排列成一排。

    这让李常杰充满了安全感。

    上次战争,交趾也投入了战象部队,但只有不到十头。

    而且还是在决里隘那种不适合战象部队作战的地方,但依然发挥了巨大作用,一度让宋军产生恐慌,可惜却被宋军统帅郭逵找到了弱点,集中了大量神臂弓和床子弩,对准战象进行攒射。

    当场就射杀了四头战象,其他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