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五章 心动的皇后(2/3)

一转,就有了主意。

    他俯身凑到向皇后身旁,低声道:“启奏圣人,臣有一言,未知当不当说?”

    向皇后正忧烦着呢,闻言有些不悦的道:“有事便说!”

    “奏知圣人:臣曾听人私下谈起过朱德妃的家世……”

    “据云,德妃本姓崔,乃因生父早亡,其母改嫁,不得已,托付于汴京人任士清抚养……”

    向皇后一听,就大概明白了阎守懃在说什么?

    众所周知的,皇宋是不提倡以人为奴的。

    天家自然以身作则,所以这大内的宦官宫女们,不是奴婢,而是内臣、女官。

    有着属于他们的一套官阶等级升迁磨勘制度。

    民间也是如此,至少在现在的汴京城中已经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奴婢,也很少有世仆。

    都是打着养子、养女的名义或者签了契书的佣人。

    所以,阎守懃所说的朱德妃生母将其所谓‘托付汴京人任士清抚养’。

    其实就是卖给了任士清,而任士清,十之八九怕是汴京城里专门做这类营生的人。

    “你的意思是?”向皇后怦然心动。

    阎守懃低下头去,道:“臣愿为圣人效犬马之劳!”

    朱德妃的出身,决定了她不太可能,在面对皇后的威权时,有什么反抗的能力或者决心。

    只要说服朱德妃,那么,皇后的心愿便可达成!

    皇后抚养皇子,这在大宋是有先例可循的。

    当初,李辰妃生下仁庙后,章献明肃抚养仁庙,视若己出,保佑拥护,传为佳话!

    现在,朱德妃虽然在世,并且一直有抚养延安郡王。

    但,德妃膝下还有公主、皇子,阎守懃感觉,说服德妃的难度并不大。

    况且,德妃又不会有什么损失!

    延安郡王,乃德妃所出的事实不会改变。

    向皇后以皇后之尊,亲自抚养、保佑延安郡王,乃是礼法应有之义!

    说句不客气的话,向皇后就算不和朱德妃商议,强行将延安郡王的抚养在自己膝下。

    朱德妃也没有任何办法!

    向皇后看着阎守懃,内心挣扎了一番,良久才问道:“这样会不会……”她看着熟睡在床榻上的小皇子,虽然恨不得,立刻将这个孩子的抚养权,放在自己名下。

    但她还是顾忌的。

    顾忌小皇子将来长大后,怀恨在心,牵连向氏家族,毕竟,仁庙当年知道自己身世后,闹出来的事情,向皇后不可能没有听说过。

    也顾忌朝野物议,尤其是台谏的议论。

    要知道,台谏的乌鸦要是发疯起来,官家的面子,都不会给,更不要说皇后了。

    阎守懃看着向皇后的模样,那里还不知道,皇后其实已经千肯万肯。

    他压低了声音,对向皇后道:“圣人,尽可放心,此事臣去操办,定叫圣人称心如意,使圣人、郡王、德妃,皆无后忧!”

    阎守懃在这宫中已沉浮了将十余年。

    宫中上下、内外的事情,了熟于胸。

    他其实早就已经将朱德妃家里的情况,摸得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现在,朱德妃的继父朱士安、养父任士清都已经病故。

    但,朝廷推恩,却只封了朱德妃继父士安,而且还仅仅只是一个供备副使。

    在皇宋给皇亲国戚里的加恩中,供备副使,属于最低级别的加封。

    再低,就要拿不出手了!

    至于朱德妃生父、养父那一系,并未加恩,也未得什么好处。

    这就足以说明,崔、朱、任三家,都是小门小户,在汴京城里没有什么势力。

    对付这样的家庭,阎守懃有着丰富的经验。

    他知道的,现在去接触这些人,只要给些小恩小惠,许诺封官进爵,再陈说厉害关系,就足以让他们俯首帖耳。

    外家搞定,朱德妃就好办了。

    向皇后听完阎守懃的话,心中最后一点顾虑终于放下,对阎守懃道:“此事便有劳爱卿了!”

    “若使事成,我必重重有赏!”

    阎守懃听了,连忙躬身:“臣对圣人,一片忠心,岂敢望赏?”

    可心中,却是乐开花了。

    他的品级,如今已经到了入内内侍殿头。

    到了这个级别的内臣,再想升迁,就不是可以靠着在宫里敖资历磨勘可以升迁的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