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五百零四章 宰相的交易(2/5)

一两个交好的内臣。

    特别是现在这种少主在朝,两宫听政的特殊局面下。

    内廷和外廷的往来,正在日渐亲密。

    宫里面如今也不会干涉内廷和外廷之间的这种往来。

    因为这是在取信于外廷。

    表明宫中没有隐私!

    不然,外廷的宰执,就会疑神疑鬼了。

    这也是现在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格局所导致的。

    帝党势大!

    偏生,官家年少,不能御殿听政,大权落在两宫手里。

    这个时候,倘若外廷的宰执们,连宫里面的事情都不能及时掌握的话。

    难保有人疑神疑鬼,进而脑补出什么东西来。

    那就不好了。

    所以,现在对大宋的文臣们来说,是最幸福的时光。

    一方面,天子年少,两宫听政,而两宫对庶务并不熟悉。

    大量过去属于天子的权柄,现在落到了宰执手里,东西两府权柄大涨!

    两位宰相,更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那些想做的事情。

    另一方面,天子虽然年少,可在心智和能力上,却不是个少年人。

    所以,他可以兜底!

    像是涉及变动法令、政策这样的大事,禀到他面前,他没有反对,大家就可以放心去做。

    出了差子,这位官家甚至不会甩锅宰执。

    相反,他会重新部署、调整。

    这就太棒了。

    这也是帝党日益壮大的原因,甚至现在朝中,已经有声音在悄悄的说什么:今天子聪俊、仁圣,年虽幼冲,却已颇具祖宗法度,人君威严,堪比成王矣云云。

    话里话外的潜台词,都是——天子应该赶快亲政!

    也就是那位官家,从未表露过想要亲政的意思。

    就连暗示性的动作也没有。

    不然,可能现在汴京城里,就有一大堆人在日思夜想着,怎么让两宫撤帘,回到大内安享晚年了。

    这种事情,大家伙又不是没做过!

    当年韩忠献,都已经打好了样本在那里,大家照抄就行了。

    故而,两位宰相一拿到内廷送来的消息,眼珠子就转了起来。

    “开封府这些蠹虫!”韩绛,只扫一眼,就看出了开封府的问题所在——他甚至早就有类似猜测。

    没办法,这种事情,他在地方见多了。

    他甚至纠正过好多类似的案件,因此得到了不少苦主的拥戴。

    万民伞这种东西,韩绛都拿了好几把了!

    “就是这大理寺,怎也这般蠢笨?”

    “不对啊!”

    “还有胡及……”

    “也不像蠢人呐!”

    韩绛搓了搓手,感觉这个事情,很有问题。

    特别是当看到宫中消息,明确提到了——太后怒,欲招宰执,却被太皇太后所阻的时候。

    韩绛就眯起了眼睛。

    这老狐狸的杀手本能被唤醒。

    “这事情背后,要没有内幕,老夫不信!”

    这个时候,一个老吏,悄悄的来到韩绛身边,低声禀报:“左揆,右相令厅送来帖子,请您移步右仆射厅……”

    韩绛笑起来:“吕晦叔,想找老夫勾兑?”

    便慢悠悠的起身,道:“去告诉吕晦叔,老夫稍候便至。”

    他则慢悠悠的踱向了在这令厅后面的一个架构。

    在这里有着十几个吏员,正在清点、整理相关文牍。

    韩绛咳嗦了一声,这些人立刻停下动作,恭恭敬敬的拱手而拜:“下吏等拜见相公。”

    都堂吏员,虽只是吏。

    但也被视作官。

    而且,只要做得好,是可以被外放地方军州为官的。

    虽然走的是杂流的磨勘途径,很难越次升迁。

    但大宋也不是没有从杂流杀进待制级别的先例。

    至于自杂流,而为京官、朝官的例子就更多了。

    就算是在现在的都堂上,也有着杂流出身的高级官员。

    尤其是那些专业性质很强的职位,历代都是选用杂流出身的敏锐精明之士出任。

    所以,韩绛每次出现在这些吏员面前,他们都会拼命表现,以争取机会。

    宰相一句话,就可以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