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五百一十二章 王大枪的奇妙之旅(2/4)

‘客户’五户抽一,俺运气好被抽中了,这次去护粮,每天能有一百钱的赏钱!”

    “运气好的话,等做完这次差事,还能得一块绢布。到时候俺给小盈做身衣裳!”

    杨小盈听着,却是目瞪口呆:“竟还有钱拿?”

    王大枪听着,不可思议的问道:“不给钱,怎么可能有人愿意卖命?”

    在汴京城里,不给钱的话,便是赵官家也指挥不动禁军。

    在王大枪的记忆里,他见过好几次,禁军叔伯们闹赏的盛况。

    所以,在王大枪心里面,给钱办事,天经地义。

    “再说了,现在官府也不差钱。”王大枪砸吧了一下舌头:“这些日子来,各地找到的金子,少说也有三五千两了,都被官府融了,做成了金挺送回汴京……”

    王大枪是在四月末,圈下的地。

    当时他打着绑腿带着干粮,在规定的时间里,咬着牙走了足足一天,终于为他和的子孙圈下了这偌大的产业——包括三座荒山在内的足足数千亩山地。

    其中还有两条溪流和是一段流经山谷的河道。

    他也一直在认真努力的找着金子。

    一个多月下来,靠着淘金盘,他带着杨小盈在溪流和河道里淘洗泥沙,还真被他找到了一些金子。

    但他欠的债太多了!

    光是汴京官家那里,就少说也有两百贯。

    淘到的金子,只能立刻变卖,按照市价卖给安抚司。

    大部分都得拿来偿还官家的利息。

    年息两成呢!

    剩下的钱,他还得买米买油买盐。

    老实说,现在王大枪感觉自己似乎上了当了。

    “早知道,俺就该和郭贵一样去熙河……”

    他想起那个曾经一起在工地上赌博、喝花酒的工友,就叹了口气。

    “若是那样,俺也就不至于欠这么多钱。”

    当初在河北工地上,他也就欠了二十来贯赌债而已。

    但,南下路上,各种开销、支出、训练、武器购置等开支加起来,却让他的债务越滚越多。

    加上利息,几乎是一个让他绝望的数字。

    好在,他现在有产业了。

    好几千亩的山地呢!

    山林里的野兽、飞鸟、树木,都是他的。

    地下的金子、石炭、铁矿、铜矿也是他的(假若有的话)。

    王大枪就听说了,在苏茂州那边,有个幸运儿,圈下的地方,发现了铁矿,现在那人已经发了。

    据说连地方土司都想嫁女儿给其为妻。

    “俺怎就没有这样的好运。”

    这样想着,王大枪就对杨小盈说道:“小盈啊,俺想了很久,打算再攒几个月的钱,就去安抚司那里,把你的兄弟都赎出来……”

    杨小盈是杨景通的家生子,她的父兄姐妹自然也都是。

    当杨家倒下,被连根拔起。

    属于杨家的一切,自然也就成为众人瓜分的对象。

    女子发卖,男子则直接充甘蔗地。

    每天都要顶着烈日去劳作,生活极为辛苦。

    王大枪在买下了杨小盈后,自也托了潘随的关系,打探了一下杨小盈的父兄被充的地方——顺安州侬家的甘蔗园。

    王大枪还去看过——条件非常艰苦。

    杨小盈听着王大枪的话,顿时就掉下眼泪来:“郎君……郎君……俺真不知,该如何感谢郎君。”

    王大枪嘿嘿的笑了笑:“多给俺生几个大胖小子吧。”

    其实,赎回杨小盈兄弟的主意,是潘随给王大枪出的。

    这交趾地方,南迁的客户,终究人丁单薄了些。

    还是要有人!

    人多起来,就算是淘金,也会比别人多掏几两金子!

    至于养人的问题?

    现在已经不是问题了。

    因为交趾每年都要纳稻米百万石,再市价卖与大宋百万石。

    这些廉价粮食的涌入,会将北方各州的粮食价格打落谷点。

    王大枪听完,感觉非常有道理。

    俗话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

    他在这交州,举目无亲,眼下就只有杨小盈这么一个枕边人可以信得过。

    不去赎回她的家人,一起努力淘金,他还能指望谁?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