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五百三十一章 仁义在口,刀剑在手(2)(2/3)

  这是儒家的最高理想。

    就是那句‘任法自为’有些刺眼。

    因为这是法家术派的主张。

    这从侧面证实了,小官家真的看过法家的书籍,而且已经有过研究了。

    赵煦看着蔡京,淡淡的说道:“书云: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卿等忠于王事,便无须担心……”

    这就是在向蔡京许诺了。

    你帮朕办事,绝对放心,朕绝不会让你背锅的。

    蔡京自然听懂了。

    虽然他心里面明白,小官家的这些话,听听就得了。

    因为皇帝这种生物,在和臣子关系好的时候,什么好话都说得出。

    可自古以来,真正能和臣子,善始善终,成为佳话的,又能有几个?

    皇帝对大臣,在多数时候,都是用完就扔。

    即使是那些青史上,以贤明圣德著称的皇帝也不例外。

    譬如说迄今依然是君臣佳话的唐太宗与魏征。

    魏征死后,太宗就翻脸了,还毁了魏征的墓!

    说好的——朕以魏征为镜呢?

    但是,小官家能对他说这样的话,本身就已经说明了很多东西。

    自古以来,有几个皇帝,愿意给大臣做这样的承诺呢?

    蔡京此时此刻,是真的感动!

    当今就涕泣流泪,拜道:“陛下爱幸如斯,臣当鞠躬尽瘁,以报陛下厚恩!”

    赵煦听着,抿了抿嘴唇。

    深感还是封建社会好啊!

    看看,随便画个饼,都可以激励士气,让蔡京这样人都老泪纵横了起来。

    这要换现代,老板在上面画饼,恐怕下面的员工心里面早就mmp了——老B登,光画饼,又不兑现!

    于是,赵煦扶起蔡京,道:“卿不负朕,则朕不负卿!”

    他倒是真没对蔡京画大饼。

    他是真心的。

    现代留学十年,他学的不止是知识,也不仅仅开阔了眼界。

    也将他从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皇帝,改造成了芸芸众生的一员。

    如今,哪怕重新回到少年时,但心态却已经完全变了。

    他虽然是皇帝,但对大臣们已经没有了那些天真、幼稚的要求。

    反倒是,开始正视并且反思其历代赵官家对臣子们的那些苛求了。

    有了功劳,就是自己的,出了事就是臣子自作主张,与朕无关。

    这样子搞下去,哪里还有臣子肯跟老赵家交心?

    所以,在现在的赵煦心中,其实他和大臣的关系,有些类似现代的企业董事长和员工的关系。

    虽然他未必会一直这么想。

    但最起码,已经有了这样的一个概念。

    这才是韩绛、吕公著这样的老狐狸,肯和他合作的原因。

    更是文彦博、张方平、孙固这样的元老,愿意配合他的缘故。

    可能赵煦自己都没有注意到。

    但他这个皇帝,确实不同于历代赵官家。

    甚至不同于历代皇帝。

    他很亲民,甚至肯屈尊降贵,配合元老、大臣,在国史上刷名声、地位。

    他对大臣的态度很平等(在大臣们眼中),不止愿意听大臣们的不同意见,还肯和大臣商量、解释。

    实在不行,甚至愿意自己主动退让!

    更重要的是,他肯考虑大臣们的利益。

    就拿上次韩绛的孙子韩阶韩宗道在成都府搞出来的事情来说。

    换一个皇帝,可能韩绛就会因为这个事情,而不得不辞相,很难风光的离场了。

    但赵煦没有。

    他站出来,用皇帝的威权,亲自下诏赦免——以韩阶,宰相之孙,元老之后,特赦之,依旧为宣德郎。

    连寄禄官都没有贬,只是罢去差遣,命其回家,交由韩绛管教。

    同时,还亲自出手,派了皇太后身边的心腹内臣严守懃去给韩阶擦屁股——又是传授园户,皇家茶园种茶和制茶技术,又是亲自选派相关技术官员去指导。

    甚至还为了安抚当地园户,以天子之尊和北虏谈判,利用宋辽贸易,消化掉了当地的滞销的陈茶、次茶,给园户挽回了损失!

    几个月下来,成都府那边,韩阶案的影响基本消除了。

    韩绛的名声和声誉,因此保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