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五百四十五章 圣天子(2)(2/4)

面前私议朝政一句,老夫杖死汝!”

    文宗道这才灰溜溜的磕了头,再拜谢罪,慌慌张张的离去。

    文彦博看着这个蠢儿子的身影,摇了摇头。

    “这样子下去不行啊!”

    “父不贤,母无德,何以母仪天下?”

    在大宋,天子的元后的选择是有严苛条件的。

    父母的德行、品格、言行,也是重要参考依据。

    于是,文彦博回头看着韩琦的字帖。

    眼睛在富弼签押留下的文字来回扫着。

    “彦国兄啊!”文彦博轻声叹道:“老夫算是知道了,昔年兄为何要写那张字条了。”

    富弼一生都很少求人。

    但到了晚年,却亲笔写了一张字条,送给了在京城的一个故旧,请对方关照一下自己的儿子,同时请对方阅后即焚。

    结果,对方关照是关照了。

    但却没有‘阅后即焚’,而是将之保留了下来。

    原因是——富弼的字写的太好。

    这个事情,在元丰三年的时候,被人捅了出去。

    当时文彦博得知后,没少笑话过富弼。

    可现在……

    文彦博深刻理解了富弼当年的无奈。

    儿子不成器,当老父亲的也很无奈啊,只能舍了脸皮。

    本以为,文及甫、文贻庆就已经是文家的低洼了。

    却不料,文宗道一个人就超越了文及甫、文贻庆。

    文彦博感觉,文家将来若是要坏事。

    恐怕就会坏在这个蠢儿子手里——文及甫、文贻庆,虽然傻傻的,但起码会躺平,也会交朋友。

    文宗道?

    连躺赢恐怕都很难做到。

    再这样下去,怕是十三娘也要被其牵连!

    怎么办?!

    文彦博的一张老脸,都要皱成麻花了。

    心中烦恼着文彦博就拄着拐杖,在仆人们的服侍下,走出厢房,来到外间散心,同时也思考着法子。

    不得不说,这个御赐的山庄,虽然在规模和大小上,远远不如文彦博在洛阳城外的那个东庄。

    然而景观典雅,布局优美,山水寓于其中。

    尤其是庄园内开凿的水渠,用着竹木相连,日夜都有着流水哗哗,以及水流滴答之音。

    清澈冰凉的河水,浸润着庄园草木。

    百花繁盛,树荫成林。

    走在其中,让人心神安宁,哪怕是在盛夏时节,也没有丝毫闷热。

    反倒是微风一吹,带起丝丝凉意,令人身心俱轻。

    这是因为这个山庄的水,是直接从琼林苑所引,而琼林苑的水,则自金水河而来。

    金水河,汴京城最干净、清澈甚至有些甘甜的一条河。

    因为它是皇家御用的饮水河。

    金水河的河水是大宋保护的最好的河水。

    其在汴京城内、城外的渠道,都是‘瓷以砻壁、树之芳木’。

    开封府的官吏,会定期巡视、修葺、保护。

    自然,水源干净、清爽。

    哪怕在盛夏,也能如山泉水一样清冽、甘甜。

    在汴京城,能喝到金水河的河水的人家,皆是权势之家。

    一般的待制大臣,都没有资格!

    文彦博漫步其中,却没有多少闲情雅致,观赏这园林景色。

    反倒是心中忧患渐起。

    这从他不时的看向汴京大内的方向就可以知道。

    “大人……”

    文彦博在园林里,走了可能有小半个时辰后,他终于听到了让他等候许久的声音。

    是他那个在京城里挂着‘閤门通事舍人’头衔的儿子文贻庆。

    文彦博转身,看向风尘仆仆的文贻庆:“汝不在宫中值守,怎擅自回来了?”

    “大人!”文贻庆跪下来拜道:“儿奉官家口谕,来请大人入宫。”

    文彦博点点头,心中虽然狂喜,但脸上还是保持着镇定自若,对一切一无所知的模样:“官家何事要召老臣?”

    文贻庆起身避到一旁,面朝皇城方向拱手道:“官家口谕:请太师入宫,有国事相商。”

    文彦博面朝皇城大内的福宁殿方向拱手再拜:“既是国事,老臣敢不奉诏?”

    便让家人,立刻为他准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