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是贡物的数倍,使团成员还可以免税出售带来的商品,同时免税采购大宋商品。)
更给与这些土官优惠政策。
不仅仅允许土官们,可以自由的不受阻碍的进入广西贸易,还减免了所有进出交州北方的商品商税。
这对西南各地的土官、豪族,有着莫大吸引力。
大理国的实力派们就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也一直在默默观察。
所以,高氏是真的怕。
怕交趾的命运,在他们身上重演。
故而,高泰明父子不止在国内暂停了代段的谋划。
高泰明更是冒险亲身来朝!
赵煦哪里知道这些?
他又没有专门研究过大理国历史、变迁。
哪里会晓得,现在正是大理国历史上最关键的历史时期?
所以,他虽然居高临下,看到了高泰明脸上的那一抹转瞬即逝的尴尬,但也没有多想,继续扮演着自己的‘关心大理人民福祉’的皇帝角色。
便道:“如此便好,请高卿回国后,代朕转达对大理王的问候。”
“大理当年助大宋斩杀侬逆智高,大宋一直是记得的。”
“此番,王师南征,大理更卖马与我朝,于王师助益良多……”
高泰明听得感觉有些手脚冰凉。
他入朝也有一段时间了。
靠着钞能力,他已经打探清楚了,这宋庭现在的情况和格局。
老皇帝去年死了,即位的是一个十岁的小皇帝。
本来按道理,少主当国,母后听政小皇帝应该是没有任何权力的。
但宋庭这个小皇帝却是个例外。
他虽然才十岁,却已经在国中上下,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和拥戴。
传说其‘年虽幼冲,俨有古圣王之质’、‘神圣明断,颇类成王;宽厚仁爱,有仁祖之德;孝爱两宫,蔚然先王遗风。’。
总之就很厉害!
据说,南征交趾,就是他乾坤独断,力排众议做的决定。
同时,南征将帅也都是从他身边的近臣、亲信里选拔的。
甚至战后的善后以及安抚政策,也基本出自这位小皇帝之手。
一开始,高泰明还将信将疑,但现在到了殿上,看着那小皇帝端坐殿上,就像是一个天生的帝王一样,自信、自若的与他谈话,而殿上大臣,都是一副司空见惯的样子。
显然,他已经不是第一天这么做了。
“难道,他是天才?”
“有着佛祖庇佑、点化?”
大理在段氏的带领下,无比崇佛。
遇到了难以解释的事情,自然就会推到佛陀身上。
高泰明顿时汗流浃背。
因为,若是那样的话,殿上的那个小皇帝说出来的话,就太不一般了。
首先,他提及了当年兴宗(段廉平)斩杀战败后逃入大理避难的侬智高一事,还表示宋庭至今记得此事。
可问题是,兴宗的后代,在高家手里被玩的欲仙欲死。
先是兴宗之子段廉义,被高家借杨家的手诛杀。
然后,高家又废黜段廉义的侄子上明帝段寿辉,改立现在的傀儡段正明。
所以,这个疑似有佛祖庇佑的宋国小皇帝的意思是什么?
他知道些什么?
他是在敲打?威胁?还是说想给段家人出头?
高泰明不知道,但他很恐惧。
而对方感谢的卖马的事情,就更让高泰明汗流浃背
因为,卖马的事情,都是那些地方上割据的实力派们,背着高家干的。
那些家伙为了钱、茶叶还有丝绸,敞开了卖马,根本没有通知过高家。
高氏还是通过去广西贸易的商贾知道的这些事情。
这就让高泰明更加恐慌了。
因为那些家伙,既然肯把数千匹滇马卖给宋人。
那他们就难道不会,把大理国的情况和宋庭说一说?
甚至于……
跑到宋庭这里,代替段家,学习春秋时的申包胥来一个忠臣哭庭借兵?
这样想着,高泰明就有些颤抖。
他隐隐感觉,殿上那个总是带着渗人微笑的小皇帝,可能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没有办法,高泰明只能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的试探着道:“陛下缪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