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六百零八章 司马光之死(3)(3/5)

子孙争产,兄弟阋于墙,让外人看笑话的可能。

    更可以确保家族不至于因为不肖子孙的原因而衰落。

    因为财富,将以土地、学田的形式存在。

    而且这些财产属于整个家族,所以不可分割。

    同时,还能有一个好名声。

    而一个好名声,在大宋是真的能换官当的。

    于是,如今天下的士大夫名门或多或少的都在学这个模式。

    除了他寿州吕氏外,颍昌府长社的韩氏(韩绛家族)也在用这个模式。

    而这个模式学的最彻底最好的地方是福建。

    福建一路,为什么这二三十年来,人才井喷?

    就是因为各大家族,都有族田、义学,以培养优秀子孙。

    建州章氏,从章得象后,出了多少人才了?

    福清林家,一代人就出了四个进士!

    而且个个不凡!

    莆田蔡家,也了不得!

    蔡确、蔡京、蔡卞,都是人中龙凤。

    可是,招式会用老。

    随着范仲淹模式,在天下渐渐铺开、兴盛。

    会不会有问题呢?

    吕公著想了想,他知道,这肯定会出问题。

    而当今官家,会不会打压这个模式?

    吕公著不太清楚,但他知道,亢龙有悔的道理。

    如今,范仲淹模式天下都在学。

    吕公著不知道什么是‘他人恐惧我贪婪,他人贪婪我恐惧’。

    可他敏锐的本能和强大的政治观察能力,让他感觉,必须做点什么来适应新的环境。

    至少不能让吕家,成为那个出头的椽子。

    今天,司马光的临终交代,让他眼前一亮。

    他知道,这必须学。

    绝不能让吕氏,成为那个出头鸟。

    正好,吕家的积累,已经足够了。

    乃父吕夷简,乃兄吕公弼两代人,已经攒下了足够家族兴盛和传承的产业。

    司马光那边,随着他的交代,他的精神和气力,已渐渐不支。

    但他还有着事情,需要安排。

    “晦叔……晦叔……”他低低呼唤着。

    吕公著闻言,上前一步,半蹲到这个老友身边,动容的说道:“君实,我在的!”

    “君实有什么要嘱托我的事情?”

    司马光笑着,看着这个老友,轻声道:“当年,嘉佑四友,相知相伴,今能与我相知者,独晦叔一人了。”

    王安石自不必说。

    早就闹翻了!

    书信往来都已绝了二十年之久!

    韩维……

    在大名府的韩维,现在天天只想着回朝当元老。

    与他司马光的政见,其实也一直不和。

    近来就更是如此!

    “我今临别,只几个事情,请晦叔替我安排。”

    “君实说,我在听……”吕公著道。

    “第一件事情……”司马光勉力的坚持着,说道:“苏子瞻的文章,天下知名,老夫素来喜欢。”

    “所以,老夫的神道碑、墓志铭,想请苏子瞻来写。”

    “好!”吕公著点头:“此事,我会亲自去请苏子瞻!”

    “这第二个事情……”司马光看向自己的学生范祖禹:“纯甫是我的弟子,也是晦叔的半子……”

    “纯甫为人耿直,与老夫多类,我恐他将来得罪人,要拜托晦叔多照顾。”

    自己的学生,司马光是清楚的。

    脾气和他差不多犟。

    可是,范祖禹的名声,远不如他,地位和声望更是如此。

    司马光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范祖禹了。

    怕他得罪当政者,所以必须请吕公著多照顾,多扶持,让他有成长的空间。

    吕公著听着,道:“君实不说,老夫也会用心的。”

    范祖禹是他选的女婿,而且非常满意。

    已经视作了亲生儿子一样看待,甚至打算作为衣钵传人来培养——没办法!他的长子吕希哲、长孙吕好问,都快要变成王介甫的形状了。

    回京才几个月的小儿子吕希纯,也在被吕希哲那个混账带坏!

    剩下的次子吕希绩就更惨了——他在泉州,天天跟着蔡确混,每次回信回京,言必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