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解释一下熙河棉庄经济的运作。(4/4)

收获却是780贯。

    毛利420贯。

    扣掉种子开支,算100贯吧(算上棉田!),还剩320,扣掉两税100贯,220贯。

    所以,他最终盈利220贯。这些钱,足够他维持另外五百亩棉田的开支。

    而他得到的是1000亩已经开垦好的土地!

    朋友们,这可比任何东西都更具刺激!

    当然了,作者君自己算术不算太好,可能算错了。

    但无论如何,熙河棉庄盈利是普遍存在的。

    而且是既开既盈利。

    只要有资格垦荒,开垦出来就是赚到。

    而且,这个模式的关键在于,朝廷其实不吃亏。

    熙河本地物产增加后,就不需要从陕西等地千里迢迢转输粮草了。

    节省的人力物力,在实际上使朝廷受益,等于降本增效了。【姻缘阅读:m.c6c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