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排(2/3)

br>    向宗良立刻如小鸡啄米一样的点头。

    明州?!

    他当然清楚。

    王介甫的新学的发源地——当年王安石正是在明州下面的鄞县担任知县的时候,一边兴修水利,一边著书立作,开堂讲学。

    同时,明州还是大宋传统的主要海贸港口,贸易繁荣,商贾往来,是无数坊间传说的发源地。

    赵煦轻声问道:“不知道宗良舅父可愿去一趟明州,做一任提举明州市舶司兼海运大使。”

    “既负责对外商贸,管勾诸司,同时也负责主管明州漕船海运漕粮至海州、密州、胶州等地……”

    今年淮南旱灾严重,导致了漕粮入京受阻,大运河甚至一度断航。

    这是巨大的危机。

    但也是机遇,赵煦趁机指示陈睦,在明州招安那些散落于明州外海岛屿之间的外越人,并赐给被招安的海盗一個‘镇海军’名义。

    如今,已经招安了数千名外越人。

    这些人,可都架船的好手。

    别说操海船在沿海地区运漕粮了,便是去日本,乃至于太平洋上的那些群岛。

    他们也熟悉的很。

    甚至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验。

    他们这些人的后代,在元朝时,就是专门给元朝海运漕粮的。

    甚至就是元朝征讨日本的主力。

    如今,不过提前两百年,干上子孙后代的活计。

    在技术差距不大的时候,他们当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些人把粮食,从明州运到海州、密州。

    然后再通过五丈河、金水河,运抵汴京。

    这条新的漕粮入京路线,尽管中途需要多次转般粮食,但其成本依然低于大运河的漕运成本。

    在同时,明州海船还通过海路,将漕粮运到河北沿海地区。

    这就更是大大节省了朝廷的开支。

    尽管如此,赵煦还是觉得,明州那边的动作不够利落。

    有些事情,陈睦还是没胆子干。

    没办法,只好派向宗良去帮帮场子,踩踩油门,加速加速了。

    向宗良听着欢喜不已,当即谢恩:“若得官家差遣,臣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明州啊……好地方!

    向宗良忍不住想起了那些在汴京流传的传说。

    高公绘见着向宗良居然捞到了明州的差遣。

    他顿时眼巴巴的看向赵煦。

    赵煦也适时的看向:“公绘舅父。”

    “臣在……”

    “不知道舅父知道泉州吗?”

    高公绘咽了咽口水,和明州相比,泉州的知名度在如今,无疑就很低了。

    没办法!

    泉州还未开港,故其还远不是那个后来的欧亚经贸第一港。

    马可波罗口中的光明之城,世界第一大港。

    现在它还默默无闻。

    赵煦看出了高公绘的犹豫,便开始画饼:“公绘舅父可知,我对泉州有着厚望。”

    “是打算要将之建成一个,每岁贸易达到上千万贯的商港!”

    “所以我才要委任蔡相公,出判福建,提举泉州市舶司,负责泉州开港。”

    “但蔡相公终究是文臣,好多事情其实我不放心……”

    “而且,蔡相公今年后,也要离任了……”

    “蔡相公离任后,泉州市舶司不可无主……”

    “舅父是我的至亲,思来想去,我觉得也只有舅父能为我梳理好市舶司内外之事了!”

    说到这里,赵煦就看着高公绘:“不知道舅父可愿为我去泉州走一遭?”

    高公绘再次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的问道:“官家,泉州市舶司真的能有每年一千万贯以上的货物出入?”

    赵煦笑起来:“舅父放心,一定会有的!”

    “况且,福建也不止只有泉州市舶司。”

    “建州北苑茶园,是我朝的御茶茶园,舅父若去了福建,可承担起‘北苑茶园提举、监造官’的职务!”

    北苑茶园是如今全世界制茶技术的天花板。

    其所出产的各种茶饼,哪怕是质量最差的,也能卖到数十贯。

    其顶级茶饼的价格,是等重黄金的好几倍。

    就这,还供不应求。

    这主要是因为北苑茶园的产量很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