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七百零一章 口袋罪(3/4)

记载【凡今世歌曲,比古郑卫,又为淫靡,近又旧声加泛滟者,名曰嘌唱】),更有专门卖萌取悦客人的,如毛团、安娘等厂牌。

    此外还有大家闺秀赛道,代表厂牌是桑家瓦子里的孟子书。

    所以,几乎肯定,等新罗婢到了,一定会有新厂牌来吸引客人。

    赵煦正神游物外,在他身边,两宫已经将处理意见商讨完毕了。

    “六哥,且看看,此太母与吾拟定的相关人等处置。”向太后将一张元书纸放到他面前。

    赵煦低头一看,嗯了一声。

    两宫商量出来的处理结果,相对于之前都堂宰执与元老们的意见,无疑是宽大了无数倍。

    鲜于侁,以构陷国家大臣,惑乱人心的罪名,落左谏议大夫,直宝文阁,以朝奉大夫出知许州。

    没有降授,没有特免真决,更没有除名、勒停、编管了。

    这才是正常的大宋处理官员的办法!

    文臣士大夫们,遇到罪责,都是降等处理的。

    官阶越高,得到的优待也越大。

    这很正常!

    大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可不止是说说而已。

    而是付诸了实际行动,落到了实处的!

    只要不造反,不犯皇帝的忌讳,像鲜于侁这种级别的高级文臣,最多不过是贬官而已。

    李定那样属于特殊情况,是孤例。

    连鲜于侁,都只是落官、贬黜。

    上官均作为监察御史,自然也是能得到宽宥。

    落监察御史,出知湖州。

    曾肇、苏辙两人的处理,就更宽松了。

    只是加磨勘两年,罚铜而已,连中书舍人都没有下掉。

    当然了,这只是暂时的。

    过一段时间,等到明年,肯定是要换人的。

    而现在,已经在走程序了。

    方才赵煦就在案上看到了,宰相吕公著举荐的新的中书舍人人选。

    朝奉大夫、直宝文阁刘攽。

    刘攽……

    这可是和苏轼苏大胡子一样的乐子人。

    号称大宋笑话王!

    赵煦还颇为期待,这个家伙来到他身边后,能不能给这枯燥的朝堂,增添些乐子和趣事。

    不过,刘攽暂时是无法上任的。

    最早也是明年春天后的事情了——他现在在陕州夏县涑水,协助着司马康处理司马光的后事,并执行司马光的遗嘱之中有关财产分配与父老的事情。

    此事,不仅仅是刘攽在协助,还有范祖禹、刘安世、梁焘、席汝言等旧党清流也在帮忙。

    这事情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为了报答司马光的恩情。

    同时,也是一个难得的实践机会。

    实践什么?

    井田啊!

    没有儒生能抵挡一次可以真正的在地方实际操作,从无到有,建立一个如同书上的地上天国井田制社会的诱惑!

    所以,这些人如今在涑水时乐不思汴京。

    根据赵煦安插过去的探事司逻卒们的报告,刘攽等人已经打算只要涑水的井田能够落到实处,那么他们自己将来死后,也效仿司马光。

    这样的话,就可以日拱一卒,逐渐将大宋天下州郡,变成井田制的理想国。

    这明显是想多了。

    不过,赵煦也乐得他们做这个实验。

    甚至还配合着,让童贯在汴京新报上吹捧了他们。

    因为,学司马光这样,死后将财产散于父老。

    是好过像范仲淹那样,设立义田、义学、义庄的。

    而范仲淹模式,最终将导向明清的宗族社会。

    赵煦将所有处理意见看完,然后抬起头来,看向两宫。

    “太母、母后的办法是极好的,臣没有意见……”他轻声说道:“只是……”

    他看向太皇太后:“如此一来,孙臣担心,可能伤及太母慈圣之名……”

    太皇太后楞了一下,以为赵煦还想要降低处罚,顿时就有些不快了。

    但赵煦随后说出来的话,却叫她欣喜不已。

    “不如这样……”

    “暂且将髃臣的意见留中,命有司寻这些官儿一个旁的罪名。”

    “譬如说贪污公使钱……”

    在大宋,贪污公使钱是一个百搭的罪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