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七百九十五章 吕惠卿:不疯魔,怎成道?(3/4)

br>
    故此,相公只要有空就会抱着小李纲,与他讲解自己的【县法】思想,灌输着那些离经叛道的东西。

    现在,吕惠卿又开始颠了。

    这让李夔瑟瑟发抖。

    只听着吕惠卿状状如疯魔一般的手舞足蹈着,说道:“三代之后,为何物我太重,圣人不出?”

    “盖三代以后,人民渐多,禽兽渐少……”

    “百姓需春耕秋收冬藏……”

    “终年劳作,却难得温饱……”

    “而士人,则困于自身之浅薄,难解天下之疾……”

    “故先【以我丧道】,然后【以物丧我】……”

    “这一点,王元泽所言,或许有几分道理!”

    “但他随后就错的离谱……”

    “什么欲使圣人出,必追复三代,克己复礼……”

    “一派胡言!”

    “三代,何来的亿兆百姓?又何来的万里之邦?”

    “但若能使天下百姓,如三代之民,丰衣足食,自得温饱……”

    “则诚如圣人所言……”

    “仓禀足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此谓【物满道盈】,然后【道盈我知】!”

    这样说着,吕惠卿就看向李夔,问道:“斯和以为,吾道如何?”

    他舔着嘴唇,干枯瘦弱的身体,在这一刻仿佛一个巨人。

    李夔在这个时候,终于想了起来。

    王元泽是谁?

    王雱,表字元泽!

    其生前是吕惠卿的一生之敌,同时也是知己!

    而这两个人,都是拿着庄子、老子甚至佛教的东西,疯狂往孔孟之道里填充的疯子!

    李夔不敢回答。

    因为他很清楚的,恩相是那种只要认定了,就听不进其他任何意见的人。

    他倔强,他痴癫,他疯魔。

    这就是他能成为熙宁变法的【护法善神】的缘故。

    不疯癫,不成道!

    能让康国公韩绛这种人物,都招架不住,只能大喊王介甫救我。

    但同时,他的执行能力,也强的可怕。

    在朝敢推手实法,到了边郡,就推【弓箭手营田法】和【扰耕战法】,靠着一手给田,一手赏赐,靠着大宋的财政优势砸钱、放血,生生的将河东这个昔日大宋边郡战力下限的地方,变成了如今能与西军精锐掰手腕的精兵强将云集的强路!

    去年的战争,河东一路,几乎是压着西贼打。

    不止如此,从河东走出去的将官,也在多条战线上,狂飙突进。

    折可适,更是在环庆路大放异彩。

    于是战后就直接从大使臣跳进了诸司正副使序列,而且一下子就跳了二十级——升皇城副使,为环庆路兵马提辖!

    这可是连升了二十一级!

    只差一步就是遥郡!

    整个天下的遥郡武臣,不会超过三百。

    其中一半,都是挂着头衔的宗室外戚勋贵。

    至于河东本路?

    一战打出来了一个横行官(折克行),三个遥郡高阶(訾虎等),其他什么大使臣、小使臣,加起来有十几个,空名劄子发出去上百张。

    就连李夔这个幕府里的机宜文字,也跳了三级,更是凑齐了改官所需要的荐书,完成了其他选人做梦都想要做到的合尖,现在就差一个地方知县的履历,就能回京到吏部改官,正式成为京官了。

    所以啊,李夔知道,没有人能阻止吕惠卿的胡思乱想。

    当然,吕惠卿会认为,是奇思妙想。

    能改天换地!

    吕惠卿看着李夔的神色,心下叹息一声:“这天下,凡夫俗子太多,知己难求,知音难觅啊!”

    “这天下,能懂我心知,除了介甫相公……大抵就只有章子厚了!”

    奈何,他和章惇见面不投机,多说半个字都会烦!

    于是,他身边连个说心里话,互相交流的人都没有!

    他忍不住的开始怀念起王雱了。

    “若王元泽在……他虽然不会同意吾……但必然能与吾就此争辩三日而不休,最后拂袖而去,再骂吾【不足与尔福建子多言】!”

    “也不对……”

    吕惠卿忽然想了起来。

    “小李纲就很懂吾……甚至可举一反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