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九十一章 严查(2/3)

学学李忠敏!”

    “李忠敏当年服侍大行皇帝,不该说的话,一个字也不说,不该做的事情,看也不看……”

    冯景立刻低下头去:“昭宣教训的是!”

    宋用臣摇摇头。

    想起了那日初次朝觐少主。

    少主的话,在他耳畔回荡。

    “牺牲汴河堤岸司,是为了保护专一制造军器局……”

    “在大行皇帝和少主心中……”他不由得在心中想着:“专一制造军器局的地位,竟如此高?”

    他回忆起,曾经在专一制造军器局里看过的那些表演。

    点燃后会释放毒气的毒烟球……

    抛出去后,会发出爆炸,惊吓马匹的火蒺藜……

    用沥青、桐油包裹起来,可以通过投石机抛射出去,专门火攻的火球……

    一旦点燃,就会啾啾啾的乱射的火箭……

    宋用臣总觉得,那些东西花里胡哨的,实际效果可能也就那样。

    却不料,大行皇帝和少主对其是如此看重。

    尤其是少主,为了保护专一制造军器局,居然舍得把下金蛋的堤岸司都拿出去扑买。

    “看来……”

    “沈存中入京后,老夫须得与他仔细商量商量……”

    沈括是宋用臣的老熟人了。

    当初,导洛通汴的前期勘察和验证,就是他和沈括做的。

    正是在沈括的丈量下,宋用臣才知道,汴河在汴京到泗州之间的落差居然有十余丈。

    正是因为知道了准确的地理落差,其后的运河工程,才能借助山川本身的走向和河水自身的力量,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导洛通汴的工程。

    “或许,沈存中知道,少主缘何如此看重那些火器的缘故……”

    他是内臣,就是服务主上的。

    主上喜欢什么他就要去学什么。

    大行皇帝喜欢工程,喜欢修河道,修城墙。

    宋用臣就废寝忘食的学习,将前代大内名臣和能工巧匠的著作都翻出来研究,向那些在汴河居住了多年的河工请教,和汴京城里那些营造房屋有名的匠人求教。

    终于有所成就。

    如今少主这么看重火器,宋用臣自然也要学习。

    只有学好了,才能继续服侍主上。

    ……

    是夜。

    汴京城的瓦子、戏院和夜市之中。

    相关的议论自然是占据焦点的中心。

    “这姓李的官儿,胆子可真大呀……”

    “这样的事情他都敢碰……真是不怕死了!”

    “国朝之初的事情,难道没有人教过他?”

    这个说话的人的嘴巴,马上就被旁边的捂住了。

    “你这措大,不要命了?这种事情也敢议论?!”

    就是店主也被吓得够呛。

    将那人连拉带扯的赶了出去:“小店店小,招待不了您这尊大菩萨……”

    那种事情是能直接说的吗?

    不过,这店主也是摇了摇头:“那官儿可真是不懂事呀!”

    “明明小官家,都把堤岸司拿出来扑买,还遵照大行皇帝遗命罢废市易法、均输法了……”

    “他怎就不知进退,不知好歹呢?”

    “连人家父子相传的产业,也要下手夺走……”

    对汴京人来说,这种事情是最敏感,同时也是最牵动他们心思的。

    原因?

    汴京百万之众,从上到下,哪怕是那等靠卖力气的力夫,兜里也是有几串铜钱,家里也有一栋祖传的破屋子。

    而在这京城里,小到一个街头的摊位、巷子尽头的一口水井,大到邸店、正店。

    历年来,都是惹人眼的东西,也都是被人觊觎的东西。

    开封府十个官司里有九个是争产的。

    自然,紫宸殿里的事情,听到汴京上上下下的人的耳朵里,立刻就引发广泛共鸣。

    所以,根本无人同情李定。

    许多人甚至感同身受,对李定破口大骂,恨不得他去死。

    ……

    连汴京城里的措大都懂的道理。

    两宫焉能不知?

    无论是太皇太后,还是向太后,这一夜都是彻夜未眠。

    倒是赵煦在福宁殿里睡的香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