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则坐在主位上,虽然脸上带笑,但其实颇有些不耐烦。
还有那昌平君,他的脸上依旧挂着平和的笑容,静静听着诸位秦将的计策,让人看不出他的心思。
不一会儿,诸将便说的差不多了。
「都是老成之法啊。」
赵佗听得直点头,这些秦将能够爬到裨将军的位置,自然都是懂兵法,识地理的,他们提出的策略虽然略有差别,但大体都是围绕着如何拔取项城来进行计划。
或是想赶在楚军增援抵达前速破项城,然后迎战增援的楚军。
或是想借着项城围点打援,消灭楚军有生力量。
亦或者主张放楚军增援与项城里的项燕汇合,然后打一场超级大会战,一举击破楚军主力。
总之,核心观点就是,项城必须拔掉,只有这样,秦军才可以顺着颖水南下。
按照程序,诸将提出谋略后,就该由主将来进行决策,挑选出最后的计划,或是由主将来自己提出计划,让诸将施行。
副将蒙武道:「诸将已各抒己见,还请将军决策。」
「还请将军决策。」
诸将皆拱手说着,一双双期盼的眼睛望着李信,他们都希望李信能够选中他们提出的建议,那可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而且还能得到献策的大功。
昌平君亦转头望向李信,他也很想知道李信这位骄傲的将军,将作出怎样的选择。
唯有赵佗眼皮直跳,有些不敢看接下来的场景。
「尔等的计策都不错。只是……」
下一刻,在那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李信一拍木桉,站了起来,对着帐中诸人朗声道:「只是,这些计策都太慢了!若依照你们的打法,吾等要何年何月方能攻灭楚国,活捉楚王献俘于咸阳啊!」
除了赵佗外,帐中诸人都愣住了。
李信的反
应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昌平君饶有趣味的看着李信,这位年轻的将军,果真和寻常人不一样。
蒙武则眉头紧皱,心中升起一丝不好的预感。
他沉声道:「李将军说诸将的提议太慢,莫非将军有攻取项城之策?」
「攻取项城?」
李信大笑起来。
「我为何要攻取项城。尔等的目光就是太过拘泥于一城一地,你们要知道,吾等奉大王之命来此是为了灭楚,是为了擒拿楚王!吾等的使命是灭掉这八百年楚国,而不是为了一座两座的城池,空耗粮秣时日!」
没有给众人反应的时间,李信站起来,手指着铺开的地图,朗声道:「尔等且看此处,平舆小城,位居楚国侧翼,我若率军……」
赵佗看到李信脸色越说越红,越说越兴奋,而蒙武则是一张脸越来越黑,眼睛上的两根眉毛都快挤在了一起。….
这时,李信说完了他胸中的灭楚韬略。
就如初次听闻此策的赵佗一样,整个军帐中一片寂静,大家都惊呆了。
好个李将军,竟然能想出如此惊世奇谋!
「我这计策如果能成功,破了寿春,抓住城中的楚王负刍和楚国的宗室公卿,那这数千里楚地还有何人敢顽抗吾等,到时候还不都是闻风而降,八百年楚国一战而下,岂不比你们说的一城一城打过去来的更加快捷!如此,方能显示我秦国之威!」
「尔等认为此策如何?」
李信昂着头,目光扫视帐中诸人。
辛梧和杨原等将军面面相觑,他们有心谏言,但看着李信那模样,还是明智的住了嘴,大家都将目光望向了蒙武。
【稳定运行多年的,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
帐中诸将皆目瞪口呆。
怎么还没开始打仗,这主将和副将就干上了。
赵佗则微微一笑,心中为蒙武将军叫好。….
他很庆幸自己当初劝说秦王政将蒙恬换成了蒙武。
也只有这样的稳妥老将,才敢和李信当面辩驳,将他那不切实际的想法压下去。若是换成蒙恬,恐怕早被李信给压的不敢说话了。
果然还是老子比儿子靠谱。
李信见蒙武不给他面子,越发恼怒起来,他扫视帐中,见诸将皆默然不语,不敢参与他和蒙武的争论。
李信越想越气,如果自己的计谋当着手下众将的面被蒙武否决,那可就彻底没了威信,日后还如何统率这二十万大军,恐怕这帐中的将领甚至都会在背后嘲笑他,认为他李信的话还不如蒙武一个副将管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