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

第六百九十四章 众口难调(2/3)

,已经做好了退休准备的洪敏生又被调了回来,借他的威望来压一压。

    “众口难调啊!”

    顾北听洪敏生说完,无奈的摇了摇头。

    去年的春节晚会,顾北当时也看了,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当然,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所有的一切都是老调重弹,看不到新意。

    好像春晚这台节目的运作方式,表演形式都已经被固定了似的。

    观众们不满意也是情理之中。

    再有一个原因就是,原先观众们的选择太少,而且,那个时候也不是人人家里都有电视机,能看得上电视就不错了,谁还顾得上挑挑拣拣啊?

    现在就不一样了,电视机开始普及,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当中的必需品,而且随着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选择自然也就多了。

    春节晚会又怎么样?

    办得不好,照样不愿意看。

    另外,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去年京城电视台也开始举行春节晚会了,而且,同样放在了大年三十。

    后来各地方台,都有自己的春晚,不过那时候,地方台的春晚要么在大年三十之前,要么就放在后面。

    可去年京台第一次办春晚,居然跟央视打起了对台戏。

    央视的春晚要注重节目形式,宣传等各方面的因素,地方台相比,就显得随意了很多,一帮京津地区的相声名家,流行歌曲,只要是正当红的,稀里哗啦都请过来,弄了一个拼盘大综艺。

    大过年的,谁不愿意开开心心的,央视那边还在煽情的时候,京台这边是相声,央视那边还在宣传正能量的时候,京台这边还是相声。

    两相比较,观众更应该看谁家的春晚??

    央视的春晚,导演组总在琢磨着怎么才能满足全国各阶层观众的喜好,可事实上,怎么满足?

    俗话说得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除了人民币,还有哪样东西能做到人人都喜欢的?

    所以顾北才说“众口难调”,相较而言,京台那边就聪明多了,既然没办法满足所有人的喜好,那就专攻一点,让大家笑就行了。

    顾北看过京台春晚的重播,基本上就是相声表演穿插流行歌曲,形式很单一,但效果却非常好。

    归根结底一句话,央视这边,导演组想得太多了。

    “确实是众口难调,当初我还在央视的时候,黄导就曾和我抱怨过,每一个观众的喜好都不一样,有的人喜欢相声,有的喜欢小品,有的喜欢流行歌曲,有的喜欢京剧,很难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也只能尽力让大多数人喜欢。”

    呵呵!

    想的还是有点儿多。

    “洪副台长,您说的不是没道理,只是,您怎么确定选的那个方向,就是绝大多数人喜欢的呢?”

    这句话把洪敏生给问愣了。

    对啊!!

    怎么确定选的方向就是对的?

    “你的意思是……”

    哪有什么意思?

    顾北是重生的,又不是万能的。

    前世,春晚越办越拉胯,真的是因为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了吗?

    就算顾北是重生的,他也没自负到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现在的人只是见识比他差点儿,论能力,难道真的比顾北差?

    “洪副台长,不是我推辞,您让我想办法,我也没什么好招儿。”

    洪敏生看着顾北,似乎是想要看出他是在拿乔,可结果让他失望了。

    “看起来是我想多了。”

    顾北见状又有点儿不忍心,他能理解洪敏生,一个到了退休年龄的老人,还能回到央视,挑起这副重担,除了对央视的感情之外,也是想着能在彻底退下去之前,再做出一点儿成绩。

    “洪副台长,其实……大家是不是忘了当年办春晚的初心了?”

    呃?

    洪敏生不解。

    顾北接着说道:“当初决定在大年三十办这场晚会,为的只是没让老百姓在过年的时候,多点儿娱乐的方式,好像也没说要起到宣传、引导的作用吧?”

    洪敏生听着,思索了一会儿道:“你接着说。”

    “可现在,好像有点儿偏离初衷了,我始终都觉得,想要让老百姓高兴,就应该了解他们想要什么,而不是自以为是的把咱们觉得好的东西强加给观众。”

    洪敏生这下不明白了,刚刚不就是在说这个问题吗??

    可谁又能知道老百姓到底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