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周部长,您的意思是直接用符文来稳定零件以及提高加工精度,甚至改变机床的机械机构,以来提高其性能?”在听到后半部分后,一个工程院院士问道。
“这的确是指的考虑的一点,灵能技术在未来必将是黄金产业,涉及到方方面面,让机床也采用这样的技术不是很正常。”
“就比如说布置符文可以提高效率,那自然是要布置的。”周信明点了点头道。
“下一步则是利用机床炼制法宝零件的提案,将机床引入到灵材工业当中。”
“毕竟我们已经将打印机改造成了能批量炼制符箓的画符机,将机床改造为能够批量炼制法宝的机器也是具有可能性的........”
“不过相比于前两个提案,我这个只是初稿,并没有详细的规划和布置,只是提出了一个未来的可能性而已,我们以后可以试试相关的假设,现阶段还是要以打造完善的灵能探测网络为主,以来掌握各大洞天福地的灵力变化。”…
“附议。”身为部长的提议,外加上它本身也符合最高议会的战略部署要求,所以周信明的议案很快便被以全票通过了。
随后大家又开始对这三个提案进行了详细讨论,力求完善里面的细节。
……..
在经过了数天的讨论之后,一份被完善过的报告终于出炉了,里面除了记载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是以这几个提案的项目为主。
当然,这件会议室里的讨论出来的提案自然不是最终决议,125部门也没有权力来决定这么大的事情,他们的目的是在讨论完后,再将讨论当中的结果交于最高议会,等最高议会进行二次讨论。
不过基本上来讲,最高议会并不会彻底全盘否定125部门的最终提案,最多是给予一些修正和建议而已。
毕竟125部门的专家是灵能学科的权威,所以最高议会也不打算进行过多的干涉,防止外行指导内行的情况出现。
在最高议会通过几条议案之后,周信明和125部门的其它人立马展开了工作,一方面他们开始进行法宝研发,在多个相关的院所之间不断奔波,试图将,另一方面125部门则开始为孙杰英提出的“万亿计划”做起了准备。
当然,万亿计划涉及到了数百万人乃至整个科学界,并不是只有125部门负责,两院和中枢各大部门都参与了这个项目。”
“只不过因为其核心位于虎头山,外加上灵能科技也是以125部门为主,所以是以125部门为主进行指导的。
总体而言大部分流程都很顺利,万亿计划受到的阻力并不小,很多学术界和政界的大人物都对此表示了质疑。
但是当孙杰英拿出“宇称不守恒补全定律”的时候,反对派的声音便彻底烟消云散了。
要知道这玩意儿的含金量是诺奖级别的,外加上杨老等最老一辈的理论物理学家出来背书,也没有人在质疑下去了。
毕竟能质疑这个机会且产生影响的都是最高议会的人,他们反对单纯是站在东联利益角度上的,不是因为他们做了耗材或者是杠精。
所以当孙杰英拿出了“宇称不守恒补全定律”,便成功的证明了这个项目的价值。
而其它计划的进展更是顺利,在经过了两年的积累后,东联在灵能学科方面一下子进入了爆发期。
每天新产品和新理论都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如同125部门刚刚创立的那段时间一般。
不过在研究法宝的时候,周信明那边倒是发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
那就是最高议长突然要求125部门在不顾其它工作和成本的情况下,立刻生产50把削弱版的QBU-22式特制版和特制的重型防弹服,并且后续也得保持生产这种削弱版的22式灵能步枪。
而且当这些质量极差的22式灵能狙击步枪在被造好后,它们并没有被交给115突击队或者其它特战连。…
而是在进行了掩盖处理后,被一队士兵给秘密的装上车运走了,哪怕以周信明本人的权限,都不知道这批灵能狙击步枪被运到哪里去了。
不过周信明也不关心这批灵能狙击步枪的下落,所以他在好奇了片刻之后,便将其抛到了脑后去,开始继续忙碌了起来。
在各大大型建筑国企和部队的合作下,大规模的灵能探测网络建设工作也同时被展开,除了虎头山和落月市两个大型洞天福地以外,数百个小型洞天福地的建设工作也同时展开了。
所以每天都有不少的灵晶被从各地挖掘出来,随后在虎头山的灵材工业区被炼制成灵能探测器,然后运往到了东联各地进行布置。
与此同时温雅波那边也没闲着,多个制药公司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