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堡国际会议中心最大的会厅,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所在的场地就是这个一号会议大厅。
当然,所有的一小时全体报告,也都是在一号会议大厅所进行。
这也是一小时全体报告独有的待遇,在全体报告召开的时候,没有多少参会人员会缺席,除非实在是不感兴趣。
当然对于今天的这场全体报告,没有人不感兴趣,因为它的演讲者是李牧。
而且,这场报告的主题还是外力源内化空间这个最近在数学界热度十分之高的新数学工具。
报告还有几分钟开始,而大厅中,已经是人头攒动。
第一排的位置。
“怀尔斯,你就说一下,李牧是不是真的已经证明了那个问题?”
怀尔斯的旁边,德利涅一直不停地问。
当然,旁边的其他座位上,各种菲尔兹奖得主也都投来了探询的目光。
比如在欧洲旅游了一圈,现在准时来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的陶哲轩,还有虽然没有看过来,还装作闭目养神,毫不关心的模样,实则在侧耳倾听的法尔廷斯,还有坐在第二排的彼得·舒尔茨等稍微年轻一些的菲尔兹奖得主们。
怀尔斯则一脸茫然的摊手道:“我不到啊。”
“你可是李牧的导师,你怎么会不知道呢?”德利涅说道。
“导师又不是非要指导学生的课题,更何况他早就毕业了,现在是我的同事了。”怀尔斯摆摆手。
“肯定是李牧没有给你说。”德利涅翻了个白眼,刺激起了怀尔斯:“我可不信你不会问,你忍得住?”
怀尔斯:“……”
好吧,他当初还真没忍住。
当然,他已经说过,会帮李牧保守秘密,所以他一脸无奈地说道:“随便你怎么说,我反正真的不知道。”
他的回答让周围的一众菲尔兹奖大佬们都一脸失望地撇过了头,懒得再去看他
算了,专心看报告吧,看看时间,报告也要开始了。
就这样,没过多久,时间来到了十点。
报告,要开始了。
由大会组委会主席担任的主持人普洛夫斯基走上了台前。
等到全场安静下来后,普洛夫斯基便笑着说道:“在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还没正式开始之前,就有一场报告已经吸引了不少同行们的关注,外力源内化空间,作为一种新的几何空间,其用一种新的定义,和特殊的属性,被认为是最适合研究流体的新型空间。”
“而这场报告,今天,它来了。”
“那么,请让我们一起掌声欢迎这场报告的演讲者,也是我们本届菲尔兹奖得主,李牧教授!”
掌声热烈地响起,伴随着掌声,李牧的身影也随之从一边出现,最后走上了台。
普洛夫斯基朝他笑着点点头,随后将讲台交给了李牧。
讲台上只剩下了李牧一个人。
面对着眼前4000多名听众,李牧心中毫无波动,甚至还有点想笑。
当然,他也确实微笑了起来。
即使现在是国际数学家大会,他是一小时全体报告人,但这样的场面,他也实在是见过不少次了。
所以也没有废话。
“很荣幸能够受到国际数学家大会的邀请,进行全体报告演讲。”
“当然,在几个月前,我的报告就已经吸引了不少朋友们的关注,也让我很是受宠若惊。”
“那么,废话也不多说,这场报告,就从现在开始吧。”
随着李牧的手一动,背后大屏幕上的PPT页面也随之一动。
“外力源内化空间,我专门为流体力学研究所设计的空间。”
“其根据流体的形状,来直接将外力定义为流体的内化属性,这会让我们对流体的研究变得更加方便。”
“这也是我的目的之一。”
“接下来,我先讲述一下这个空间建立的推导过程……”
李牧转过身,开始在黑板上写了起来。
而后,全场的听众们,也都开始了仔细的聆听。
从基本角度上来说,李氏空间的理解并不困难,所以可以预见的是,这个新的知识未来会在数学界变得普及起来,因此基本上绝大多数人都对此有所研究。
当然,在这场报告中,他们更想听的是的,李牧是如何运用这个新空间的。
这才是关键所在。
理论很重要,理论的使用方法也同样重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