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沙

十(2/3)

跟李豪都站了起来,两个人刚要躲,迟了,从后院方向走过一个人来,两个人不好再躲了,停住没动。

    事实上,入目这个人,也使得两个人心里起了一阵不小的震动。

    那是个年轻人,说年轻,恐怕也有卅上下了,绝对比李豪年长,真说起来,应该称他为中年人。

    这个人穿着相当讲究,海青长袍,团花黑马褂儿,混身上下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一看就知道不是出身普通人家。

    这个人长得不算俊,但看着很顺眼,他很白净,带点读书人的柔弱,也带点士人怀才不遇的淡淡忧郁,但是他却又有着一种自然流露的雍容气度。

    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出身大豪,怀才不遇的读书人?

    这儿怎么会来这么个人。

    李豪跟中年黑衣人看见了这个中年人,当然这个中年人也看见了他们两个,他一怔停步:“没想到这儿还有别人!”

    中年黑衣人道:“我也有同感,也没想到会在这儿碰见别人。”

    中年人那似能看透人的目光,凝视了李豪一下,然后又从李豪脸上移转到中年黑衣人脸上,道:

    “这个地方,不是有心人不会到这儿来。”

    中年黑衣人的神情微微震动了一下:“我们也有同感,敢问阁下是——”

    中年人道:“我是来凭吊这座宅第的主人的。”

    中年黑衣人脸上掠过一丝异样神色,李豪双目之中也飞闪奇光。

    中年黑衣人“呃!”地一声道:“凭吊这座宅第的主人,阁下敢情认识这座宅第的主人,看阁下的年纪,不像……”

    中年人道:“我生得晚,没能得识这座宅第的主人,但是我很仰慕他,而且仰慕已久。”

    中年黑衣人道:“听阁下这么说,阁下对这座宅第的主人,一定知之甚详。”

    中年人微一点头道:“那是当然,李逸尘先生,前明一代大儒,高风亮节,风骨嶙峋:我不事贼,竟遭李自成那个土匪派人杀害了满门。”

    中年黑衣人道:“高风亮节,风骨嶙峋,我不事贼,从这十二个字来看,阁下可以说是深知李逸尘先生了。”

    中年人道:“听你阁下这么说,你阁下应该也是深知李逸尘先生。

    难道两位也是来凭吊李逸尘先生的。”

    中年黑衣人点头道:“不错。”

    中年人微喜道:“没想到会在这儿碰见同道。”

    中年黑衣人道:“我们也没想到,李先生是先朝大儒,以我不事贼,遭李自成派人杀害满门,当时就有人批评李先生太不知通权达变,以至因固执招祸,曾几何时,本朝入关,改朝换代,人人谋求自保。早把这位李先生忘得一干二净,阁下还会来凭吊,诚属难能可贵。”

    中年人道:“彼此彼此,不过有一点我要说明,本朝入关以后,人人谋求自保,根本把李先生忘得一干二净一事,并没有直接关系。

    因为本朝并没有禁止凭吊李先生,反之,对这位一代大儒,还很崇敬,要不然我今天也来不了。”

    中年黑衣人探询口气的“呃!”了一声。

    中年人道:“我在旗,是个旗人。”

    中年黑衣人道:“那就更让我们这些以先朝遗民自居的汉人惭愧了,只是……

    本朝既然对李先生相当崇敬,为什么不派人修复他的宅第,供人凭吊,并宣扬他的道德文章呢?”

    中年人显然没想到中年黑衣人会有此一问,微微一怔,道:

    “那就不知道了,或许,不管怎么说,这位李先生是前明的读书人吧。”

    这句话恐怕是一针见血了。

    前朝的读书人,只要是高风亮节,风骨嶙峋,既然我不事贼,当然也会激烈的反抗入关的异族。

    事实上确也有不少实例,如果清廷宣扬他的道德文章,那不是找自己的面子不好看么。

    中年黑衣人道:“要是能像钱牧斋,大概就好了。”

    中年人又微微一怔,旋即微笑:“阁下当着我这个旗人,骂变节降清的钱牧斋,总是不太好吧。”

    中年黑衣人淡然道:“阁下虽是旗人,可是能来凭吊李逸尘先生,所以我才愿意,也才敢掏心相向,否则我还不愿意,也不敢说呢。”

    中年人道:“多谢看重,我沾了李先生的光了,得能相逢便是缘,我姓金,请教两位……”

    中年黑衣人道:“我姓楚,这位姓李。”

    中年人看了李豪一眼,“呃!”的一声道:“这位也姓李。”

    中年黑衣人道:“不错,跟李逸尘先生同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