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去路,拔步就追。
追了两条巷,也未曾追上。又随意在街上绕了几个圈,走到望江楼门口,觉得腹中有点饥饿,打算进去用点酒食。
他是这里的熟客,刚一上楼,伙计刘大便迎上来道:“李客官,你来了,请这儿坐吧。”
李铮由刘大让到座头一看,只见桌上摆了一桌的酒菜,两副杯筷。
有半桌菜,已经吃得看盘狼藉;那半桌菜,可是原封未动。以为刘大引错了座头,便问刘大道:“从这儿别人尚未吃完,另找一个座吧。”
刘大道:“这就是给你老留下的。”
李铮便忙问:“谁给我留下的?”
刘大道:“是你老的师父。”
李铮想起适才之事,不由气往上冲,便道:“谁是我的师父?”
刘大道:“你的师父,就是那个穷老头子。你老先别着急,要不我们也不敢这么办。原来刚才我听人传说,后街有一个老头,要讹诈那里一个饭铺,刚巧我们这里饭已开过,我便偷着去瞧热闹,正遇见你老在那里替你的那位师父会酒帐。等到我已看完回来,你那师父已经在我们这里要了许多酒菜,他说早饭不曾吃好,要等你老来同吃。他把菜吃了一半,吃喝得非常之快,又吃得多,留了一半给你老来吃。他说:‘不能让心爱的徒儿吃剩菜。’又说他要的菜,又都是你老平时爱吃的。所以我更加相信他是你老多年的师父。他吃完,你老还没有来,他说他还有事,不能等你老,要先走一步,叫你老到暮夜寺去寻他去,不见不散。我们因为刚才那个饭铺拦他,差点没烧了房,我又亲眼见过你老对他那样恭敬,便让他走了,这大概没有错吧?”
李铮听了,又好气,又好笑,又没法与他分说。没奈何,只得叫刘大将酒菜拿去弄热,随便吃了一些,喝了两杯酒,越想越有气。心想:“自己闯荡江湖数十年,今天凭空让人蒙吃蒙喝,还说是自己师父!”
在这时候,忽然楼梯腾腾乱响,把楼板震得乱颤,走上一个稍长大汉,紫面黄须,豹头虎眼,穿着一身皂衣袄裤。酒保正待上前让座头,那人一眼望见李铮,便直奔过来,大声冲着李铮说道:“你就是那林间鸫李老三吗?”
李铮见那人来得势急,又不测他的来意,不禁大惊,酒杯一放,身微起处,已飞向窗沿。说道:“俺正是李某。我与你素昧平生,寻俺则甚?”
那人听了此言,哈哈笑道:“怪不得老头儿说你会飞,果然。俺不是寻你打架的,你快些下来,我有话说。”
李铮仔细看那人,虽然长得粗鲁,却带着一脸正气,知道无恶意,便飞身下来,重复入座。那人便问李铮酒饭可曾用完。
李铮本已吃得差不多,疑心那人要饮酒,便道:“我已酒足饭饱,阁下如果要用,可叫酒保添些上来。”
话未说完,正待想问那人姓名时节,那人忽然站起身来,从腰间取出一锭银子,丢在桌子上,算是会酒帐。
李铮正待谦逊,那人已慢慢凑近身旁,趁李铮一个不留神,将李铮手一拢,背在身上,飞步下楼,好快的身法。
饶你李铮是个惯家,也施展不开手段,被那人将两手脉门掐住,益发动弹不得,只得一任那人背去。
楼上的人,先前看那大汉上来,李铮飞向窗口,早已惊异。如今又见将李铮背走,益发议论纷坛,都猜李铮是个飞贼,那大汉是办案的官人,如今将李铮背走,想必是前去领赏。
在这纷纭当儿,离李铮坐处不远,有一个文生秀士,冷笑两声,匆匆会罢酒帐,下楼去了。这且不提。
话说李铮被那大汉背在背上,又气又愧。自想闯荡江湖数十年,从未栽过筋斗,今天无缘无故,被一个不知姓名的人轻轻巧巧地将他擒住,背在大街上乱跑,心中甚是难过。
怎奈身子已被来人抠住活穴,动转不得,只得看他背往哪里,只要一下地恢复自由,便可同他交手。
他正在胡思乱想,那大汉健步如飞,已奔出城外。李铮一看,正是往暮夜寺的大道,暗道不好。
这时已到庙前树林,那大汉便将他放下,也不说话,冲着李铮直乐。
李铮气恼万分,但被那人抠了好一会脉门,周身麻木,下地后自己先活动了几步,一面留神看那大汉,并无丝毫恶意。
正待直问他为什么开这样的玩笑,只见眼前一亮,一道白光,面前站定一个十八九岁的文生秀士,穿着一身白缎子的衣服。
再看那大汉时,已是目定口呆,站在那里,热汗直流,知是被那少年的点穴法点倒。
正要向那少年问询,忽听那少年说道:“我把你这个蠢驴,上楼都不会上,那楼梯震得那样厉害,震了你家老爷酒杯中一杯的土。你还敢乘人不备,施展分筋错骨法,把人家背到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