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染尘俗仙体重(2/3)
里不由一阵遗憾,又有几分失落。
……
陈望此次下山,没有带多少盘缠,师父似乎也没记起来给他盘缠。
或许是觉得,赚钱生存,也是一种修行。
又或者觉得,黎云山传人,不论走到哪里,都不至于缺了金钱。
事实也的确如此。
如果陈望愿意,他随随便便就能腰缠万贯。
只不过,那不是他的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他手头本已拮据。这次,一众行商给了他一包银钱,其中有几块碎银,其它都是铜钱,零零总总,怕有十两。
陈望用起来,顿时宽绰了许多。
只是,这里渐渐接近州城,行人愈发多,有些不方便再结草成驴。
术法总有破绽,一旦触碰到忌讳,露了马脚,容易引起恐慌,徒惹麻烦。
只靠双脚,又走了半日,翻过一道岭,往前一看,只见远远的土坡下,约有十数间草屋,傍着溪边,榆树上挑出个酒帘儿。
陈望有些饿了,手里又正有钱,于是走过去,要了一大碗羊肉,两张蒸饼。
一顿饱餐之后,心满意足,从钱袋子里掏出铜钱来,会了账,总共三十多钱。
看看日头西斜,本想在此留宿。
不曾想,因为之前一场大雨,耽误了行程的旅人不少,这客房竟然已经满了,就连柴房都住满了人。
店家好心,朝着前面一指,道:
“客人可再往前走两里地,有一家寺庙。客人如果肯舍一些香火钱,应该可以留宿。”
陈望抬头看去。
两里地不远,遥遥已经可以看到寺庙尖塔的影子,掩映在绿树之间。
“客人需得注意了,如果寺庙不能收留,可得回来,哪怕在我这屋檐下将就一宿,也不要连夜赶路,更不能随意露宿野外路边。此间可不太平。”店家好心叮咛一句。
陈望道过谢之后,背起行箧,向前独行。
其他几个食客悠闲地坐着喝茶,也有人让店家打了一盆热水,在门口泡脚……这些都是提前一步,订下了房间的。
他们不用再冒险赶路,看着陈望,眼神中都有些优越感。
日色渐暮,路上还有几分暑气,山间的凉风却已经吹来了。
细草摇头忽报侬,儒衣揽得一西风。
……
走过那几间客栈之后,行人该赶路的,已经提前走了;现在赶到的,也都怕夜间不太平,在客栈留宿。
只剩下陈望一人,山间寂静,连呼吸和脚步声都能听到。
突然,有钟声响起,悠扬悦耳,让人安心。
寺庙到了。
寺名云隐。相对于一路来见惯的草棚,这座寺庙红砖碧瓦,青石路面洁净,倒是颇有些世外福地之感。
陈望上前,轻叩庙门。
一个小和尚过来,打开一条门缝,道:
“今日太晚,山门已经闭了,如果要礼佛,请明日再来。”
“打扰小师傅了。我贪行赶路,误了时辰,夜间山路难行,突然听到宝刹钟声,心里安详,想捐些香火钱。”
陈望记着店家所说的话,需要舍些香火钱,才能在此留宿。
他不愤世嫉俗,没有去诟病寺庙为何眼里只有钱。
小和尚脸色缓和了一些,还没说话,就听身后一个声音唱了一声佛号,道:
“佛门广开,渡有缘之人。这位施主有心礼佛,我们怎能将其拒之门外?慧成,请施主进来吧。”
“是,师父。”
小和尚答应一声,打开庙门。
陈望道一声谢,迈步进来。
只见,是一个面白无须的和尚,正在佛前盘坐,双眼微眯,似乎并没有睁开眼的意思。
陈望立刻会意。
从钱袋子里拿出几十文来,放入佛像前一个木箱子里。
那面白无须的和尚听到响声,这才睁眼,打量了陈望一眼,看到陈望一身白色孺服,气质儒雅,也没有多说什么,朝着小和尚道:
“领着施主去寮房安歇吧。”
然后,重新闭上眼。
陈望知道,他给的这些钱,并不能让这位大和尚满意,好在,住一晚是够了。
小和尚把陈望带到寮房,安置好,过了一会儿,又给捧来一盏油灯。
豆大的灯火,把房间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