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坊

第五十六回 解谜(1/3)

    “可以啊,高先生,你说的一套一套的,把那老汉都唬住了,厉害啊!”

    易师真一和他们走进房间,关上门就看着高人等笑着赞叹道。

    高人等捻须微笑,得意不已。

    熊蹯跟着说道:“高老头,你说说,怎么把那老汉带进坑里的?”

    高人等眼睛一瞪:“说什么呢!什么带进坑里,那都是老夫的真本事!你以为老夫行走江湖这么多年,还是一个普通铃医而已?”

    易师真忙恭维道:“知道老先生您道行深,给我们讲一讲,长长见识。”

    苏合香也瞪大了双眼,好奇地盯着他。

    高人等扫视了他们一眼,慢悠悠地坐在桌旁,用手点了点桌面,道:“茶呢?”

    熊蹯嘟囔道:“说你胖就喘上了。”

    苏合香轻笑道:“高先生,我给你倒茶!”说着拎了拎桌面的茶壶,还有点温热的茶,看来这高家虽然不算大富大贵人家,礼数还是不错的。

    高人等浅抿了一口茶,然后大有深意地说道:“这测字啊,从来测得不是字,而是人。”

    易师真奇道:“测人?”

    高人等点点头,道:“这里头最重要的方法是察言观色,你学会了这一招,他写出来什么字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你已经把这个人大致看透了。”

    熊蹯有些不服气,道:“别说得那么玄乎,你说说看,你和高老汉才第一次见面,怎么就把他看透了?”

    易师真赶紧说道:“就从你测字说起。”

    高人等笑了笑,细细说来:“这个‘高’字,本来就是个平常的字,前面的拍马屁的话不提也罢,那是说给他高兴的,被那个尹道长识破了,没什么意思。”

    易师真点点头。

    高人等道:“他的态度变化是因为我提到,这个高字两个口,是因为他有两个仓,招财进宝的仓,而非粮仓。”

    熊蹯道:“知道了,你不是说两条财路嘛,别废话,说点有用的,你为什么知道他有两条财路?”

    高人等道:“你们没发现,从一进门他就开始介绍他家的风水摆设,那黑松价值八十两,那玄湖石更是高达三百多两银子,他哪来这么多钱财?”

    熊蹯道:“你没听说,村外面几片山的耕田都是他们家的,怎么就没钱了?”

    高人等道:“这就是你们没见过世面,心里没算计。咱们来的时候,能看到耕种的庄稼人不足百个,村里的房屋错落,也就几十间,咱们就按这村里三十户人家算,一户人家就算一年风调雨顺下来,也基本上挣不到十两银子。”

    熊蹯点点头道:“没错,十两银子够我打半年鱼了。”

    高人等道:“就算这里因地制宜,可种植夏秋两季粮食,满打满算,一年的收成全部归还给高家,也不过三百两银子。”

    易师真道:“这不两三年就有千两银子了吗,买几个贵点的玩意还买不起?”

    苏合香插口道:“秀才哥,你还没算给村里人的口粮,高家自己的吃喝拉撒,还有那些帮闲和下人的工钱,还有运粮出售的花费,这些恐怕都要将近二百两了。”

    高人等笑道:“还是苏姑娘心细,的确如此,所以高家一年能攒个百来两银子就算好了,比不得你们投机取巧,在县城里做生意,这可是在山坳坳里!”

    易师真叹息道:“这世界上,就银子最无情,流到哪里都由不得人。”

    高人等道:“是这个道理,所以他就这两件东西就没有四五年的积蓄,是拿不出来的,所以除了买卖粮食,他肯定有别的财路。”

    熊蹯不服气地道:“千金难买人乐意,那要是高老汉就喜欢这个,乐意花个几年积蓄买这些东西呢?”

    高人等道:“不可能,你发现没有,咱们进村的时候,那泥泞路上的车辙?你没看到现在正是耕种时期,也就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其他人都没粮吃,他地主家哪来的余粮?还拉出去卖?必定是其他货物。”

    易师真皱眉道:“这穷山村里,还能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呢?”

    高人等放低声音,说道:“你们注意到没有,高老汉说他家的粮仓都在宅院后面,可是那别院里又拴住两条狗,守着一间柴房,要是没别的值钱东西,至于这么做吗?”

    易师真恍然,想了一想,又问道:“那你说的一口无底,一口漏风又是怎么回事?”

    高人等比了两根手指,说道:“第一,无底说的是他们家现在快没钱了,你们想,这车辙是新的,那就是说很可能高家昨天才卖完货回来,才有钱请道士炼丹。”

    熊蹯撇嘴道:“那要是货车是出去的、还没回来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