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掌管宫掖,皇后娘娘亲自下的敕令。不是配给蓝笙为妻的么?婚宴都已经筹备了,再有十几天就大婚。我还受了蓝笙相邀做傧相,怎么一下子成了这模样?”
鲍侍中啧啧叹起来,“果然世事无常,郡主千岁是金枝玉叶,受这等屈辱,纵是天后知道了也不高兴。”
端木匪人拧眉打量容与,“这事事出蹊跷,里头想必有内情。”
鲍侍中忙接口,“我瞧整件事明明白白,没有什么再可深掘的了。端木中书可别因公废私,瞧着和沈将军的交情套词规避。”他说着瞥了李贤一眼,“太子殿下在此,中书令还是仔细些的好。”
端木匪人哼了声,“鲍阁老放心,匪人向来公私分明。我办案不是一趟两趟,这点还是知道的。倒是阁老,莫念旧恶。别因着上将军与贵公子的过节挟私报复,叫上将军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好歹上将军兼着两处重职,不是那些未入流的小吏,可以任人发落的。才刚司马大将军也打发人传话来,说上将军虽是他爱徒,但不叫看他面子,若是犯了刑律照旧惩处。只不过另外还有交代,封嘴的事情他是瞧不得的。若是叫他知道,届时要上表二圣再求裁度,事情牵连就大了。”
鲍侍中听了一时讪讪的,骠骑将军这话说得再冠冕堂皇,也难逃偏袒的嫌疑。什么不叫看他面子,这话反过来说才对。没计奈何,人家掌管整个大唐的兵权。别说自己,就是太子殿下也要看他三分情面。和他硬着上必定要吃亏,那么扳倒沈容与,就只剩铁证如山这一条了。
叶夫人耐不住,在一旁催促道,“如今连他们自己都承认了,还有什么可推搪的?请阁老和殿下秉公办理,还奴家一个公道。”
“这个不忙。”李贤摆弄着扇骨,冲叶夫人似笑非笑道,“若是证据确凿,要定罪随时都可以。不论容与受不受惩处,令千金的婚事都没有转圜的余地,夫人也不必急在这一时。我倒听说你们两家除了姻亲这一宗,还是两姨亲眷。总瞧着曾经是一家人,且给他个申辩的机会。”
太子这话出口,几乎所有人心里都有了底。东宫殿下站在容与这边,这点毋庸置疑。法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原本就有官官相护这一说,日日上朝散朝同进同退,便是打照面也有两年了。况且容与与人为善,出了名的好口碑。就算真要判,也只会往轻了判。大不了多少笞杖,皇城里断的案子,布告文书寥寥改上几笔,很是容易。
“说来巧得很,我这几日在市井里听说了个笑话,不知几位可有耳闻?”李贤含笑打量三司阁老,众人皆摇头,他又接着道,“云中新任刺史诸位都见过,同六郎神形兼似。坊间有传闻,说容与是独孤世家的后人,并非沈夫人所生。我听了很有些好奇,不知诸位是何看法?”
这个还真说不好,曹幌和端木匪人不语,鲍侍中频频摇头,“市井流言,不可信。”
知闲愕然回头看她母亲,之前的确听说过,但不是亲眼所见,她完全不信这些无稽之谈。可是太子贤似乎是意有所指,这是给容与脱罪找的说辞么?
李贤合上扇子,直直看着容与,“六郎没有什么要说的么?”
容与稍一顿,拱手道,“请殿下与我些时候,明日一切便待分晓。”
只因有太子监审,三司都放不开手脚。曹幌征询李贤的意思,李贤侧着身子并没有表示。不言声,自然就是默许。曹幌道,“这案子头绪甚多,红口白牙做不得准。冬氏的身世未明,既然与云麾将军有婚约,还要请云麾将军出来说话。眼下又牵扯了云中刺史,少不得使君那里也要劳动。人证都不在场,想来是不好判的。”对容与一拱手,“上将军是被告,目下案情尚不明朗,要委屈将军在牢中过夜了,请上将军见谅。”
容与宽厚一笑,“六郎是官场中人,规矩还是知道的。阁老只管下令,六郎无不从命。”
曹幌颔首,惊堂木啪地落在案上,“今日天色不早,留待明日再审。来啊,带人犯下去严加看管。退堂!”
底下禁军来领人,不敢怠慢,自是拱肩塌腰叉手行礼,“大都督请。”
待容与和布暖走后李贤方起身,对曹幌道,“我才看见,刑部守备如今换成北衙禁军了?”说着一笑,“怪道那几个押人的大气不敢喘呢!原来是遇上了正头上司。”
曹幌躬身道,“上月起皇城内禁军换了北衙飞骑,南衙现今只管各城门守卫。”
李贤眼里分明幽光一闪,复又做出平淡的神气,有些无关痛痒的摇摇折扇,“我到永州三个月,宫里倒是大改了。”再不多言,率着一干内侍去了。
剩下三司阁老对叶家母女道,“夫人和娘子自去吧!明日倘或人证到齐了,另再开衙审理。”
知闲跪了半天跪麻了腿,踉跄着起身一福,和她母亲相携迈出了刑部大堂。
将出宫门遇上了知闲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