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女成凰

第007章 品性(2/3)

有这般缜密的心思,连死了都还要摆孤一道。那你说怎么办?谢陵若真得知孤的身份,便会对孤加以防备,许还会一状告到我皇伯父那里……不行,我刚从魏国回来,才得到萧衍那老儿的信任,此事绝不能让他知道,既然这谢陵如此棘手不能为我所用,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就在这吴兴郡杀了她……”

    “不可!”

    话未落音,便听陈硕立声截断,“谢陵若死在这吴兴郡,这将是一起大案,谢家必定会告到陛下那里,到时候若是查出乃是殿下所为……”

    “那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叫孤怎么办?”男人的耐心用尽,有些焦燥的惶恐起来。

    陈硕倒是不急不徐,抬起广袖行了一作揖礼,心平气和道:“请殿下稍安勿躁,此事交由仆去做即可。”

    “行了行了,那你尽快去将这件事情解决了吧,孤以后可不想寝食难安。”萧正德极不耐烦的摆摆手,在陈硕施礼转身欲离去时,又似想起什么,问了句,“对了,你刚才提到孤的品性是什么意思?”

    “陈硕,你是在变向的骂孤品性不良吗?”

    陈硕停顿了一刻,面不改色,竟直言道:“殿下的品性殿下自己心知肚明,不过,对于陈某来说,高贵的品性并不是一个帝王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古来成就帝王者,如秦皇汉武,哪一个不是手段毒辣的枭雄,仆所在乎的是,殿下是否有凤凰翔于千仞的鸿鹄之志?”

    ……

    萧正德年少之时,就仗着自己的身份喜招聚一些亡命之徒,劫夺财宝,盗掘他人坟墓,因着梁武帝对萧家之人格外的宽容以及放任不管,萧正德甚至敢公然当街抢夺大臣之妻妾以及女儿,即便有人将他的这些罪状告到了梁帝萧衍那里,作为一国之君的萧衍也仅仅只是训斥责骂几句,表面上判了其流放之刑,可就在萧正德行至半途之中时,又立即宣诏赦免了他所有的罪,将其召回。

    不仅如此,他还禽兽不如的强占自己的亲妹妹长乐公主,

    而那个长乐公主原是她兄长所娶的嫡妻。

    想到此,谢陵不觉心中又开始汹涌彭湃,按现在的时间来算,这件事情应该还没有发生,她自然也不会说出来。

    而听到谢陵提及萧正德为人之时,秋实也是骇然又痛心疾首的出声:“想不到春华竟然是为了这种人而背叛郎君,也不知她在临死之时,是否悔过了,若不然她为何会给郎君留下线索。郎君,春华她……”

    “你放心,她是我谢家之仆,她的身契也在我的手中,我自不会放任她的尸身不管。”

    谢陵说了这一句后,秋实不禁泪盈于眶,忙跪伏于地,向谢陵行稽首大礼道:“郎君以德报怨,秋实代春华谢过郎君。”

    谢陵侧身看了她一眼:“你起来吧!我们往前的路还要多加小心。”

    秋实闻其言而知其意,忙道:“郎君的意思是,临贺王不会善罢甘休的吗?这一路上,他还会派人来算计郎君。”

    谢陵便是一笑:“恐怕这次就不只是算计了。”

    不只算计,那会是……

    秋实的脸色大变,抬眼但见谢陵目光沉凝,望向了不远处的深山,烟雨过后的青山有被雨水洗刷后的青翠葱郁,白朦朦的雾气弥漫在山坳间,颇有一种“空山新雨,雾锁重城”般不真实的美感。

    “凌夜,将與图给我看看。”她忽地伸手向一旁安静而立的部曲命令道。

    因自小受到谢氏家主的严苛训练,谢陵不仅诗书五经方面熟读能详,便是连时势政冶,以及军事方面也需有敏税的判断与洞察能力,这亦是谢氏族人一惯以来训练家中子弟的一种方式,自东晋之起便延续至今,成为一个家族传承所必备的教育方式。

    凌夜闻言,立即从怀中取出一幅舆图来交到了谢陵手中,并言道:“从吴兴至建康,有两条路可行,一条便是水路,经吴郡向北至京口,然后沿着长江溯流向西,最多三日便可到达,另有一条便是陆路,沿太湖经义兴,然后过茅山入丹阳,这条路也算是陆路中最近的一条,行程快的话,应也至少需要四日。”

    可大娘子的及笄之礼也只有三日之期,就算他们马不停蹄,最快也只能在她及笄的当天赶到。

    “这一路上我们走的也并不顺遂吧?”谢陵忽问。

    “是,若非郎君摔下马车,昏迷了三日未醒,不管走哪一条路,时间都是足够的。”凌夜回道。

    “凌夜,你胡说些什么,这怎么能怪到郎君身上。”秋实轻叱道。

    凌夜立即垂下首:

    “奴只是惭愧,未能及时救得郎君。”

    “他说的没错,的确是因为我而耽隔了,也许他们的目标正是阻止我回到谢家参加长姐的及笄之礼呢?”

    谢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