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魂

第一章(3/10)

许多秘道密室,是这方面的专家。

    单是那些笨重的仪器,要从英国运过来,已是大费手脚了。英国的工程专家,工作倒是一点也不马虎,先把整个巨宅画成了平面图,在绘画期间,把巨宅中的破烂家具,全都搬到了空地上。

    那些破烂家具,在几百年之前,也曾有过它们灿烂的岁月。可是到如今,再好的紫檀木料,只怕也只能用来做筷子了──几乎没有一件是完整的。

    在绘制平面图时,注定了每一个空间的尺寸。工程专家随即发现,这所巨宅的建造工程,真是一丝不茍──在拆除了所有的加建部分之后,他们发现,每一堵墙的厚度,都是分毫不差的,外墙厚一尺二寸,内墙厚八寸。

    其中,只有一幅墙是例外。

    这幅墙的一边,是一间大房间,原来作什么用的,已经不可考究了。还特地请来了对中国明代传统建筑有研究的专家,研究了一番。

    大多数的专家,认为这间房间的位置,十分特殊,进门处,还依稀可以看到门楣上,有“避秦斋”三个字的石刻。所以断定,那是造这所大宅的主人的书斋。

    这一个论断,十分令人兴奋。因为屋主人的书斋,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所在,而那幅怪异的墙,一边是紧靠着书斋的,可见其重要性。

    而这幅墙的另一面,倒不难查考。那是一个佛堂,建造也和其它任何房间不同,三面墙上,全是石刻的佛像──并不是浮雕,只是浅刻,线条也不见得如何生动,显然不是什么高手的杰作。

    那些浅刻,也因为年代的久远,或是经过曾住在这里的孩童的破坏,而变得剥蚀不堪,但至少还可以辨认出来。

    丈量的结果,令人兴奋,因为发现这堵墙的厚度,竟然是五尺!

    不论是什么墙,就算是古代的城墙也好,也没有道理厚到五尺的,由此可知,这幅墙的中间,是空心的。也就是说,传说中的宝藏密室,就在这幅有两丈长的墙之间。

    试想想,两丈长,如果中间有三尺空间,那是六十平方尺的空间了。在这样的空间中,不知道可以贮放多少奇珍异宝了!

    工程专家调来了X光透视仪──依照那个主持人的意思是,既然发现了有这样的空间,就干脆把墙挖开来算了。可是工程专家却不肯,要做到十足功夫,主持人只好依他们。

    透视工程又花了三天。从一幅一幅的照片之中,显示那二十尺长的墙,几乎全是实心的。虽然实心的、五尺厚的墙,有点不可思议,但是透视仪器是不会错的。

    “几乎全是实心的”,固然令人沮丧,但也不至于完全失望,因为还有三尺,证明是空心的。

    那三尺证明是空心的地方,X光透视摄影的结果,显示出其中有一个形状十分奇特的东西。由于墙相当厚,所以相片也十分模糊,那东西的形状不规则,单从相片上看来,根本分辨不出是什么东西来。

    工程专家有了这样重大的发现,自然高兴莫名。主持人也十分高兴,立时拍电报,打电话,通知所有的人来到,参加砖墙的挖掘仪式,以昭公允,看看藏得那么秘密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当开挖那幅墙的时候,来的人超过三百。可是砖墙砌得那么结实,用了很多器械,包括最重型的手提风镐在内,都无法把墙打开一个洞。又由于空间不大,再重型的机器无法运进来,所以第一天,忙了一天,无功而退。

    那么结实的砖墙结构,又使英国来的工程专家,赞叹了半天。当天晚上,决定了用炸药,把墙炸开一个洞来。

    在作出这个决定之前,曾经引起争论,不少人怕在爆炸的同时,把里面的宝藏弄坏了。讨论的结果是,再由工程公司,去聘请炸药专家来行事。

    当第四天,炸药专家兼程赶到,来看爆破工作的人,比第一次多了一倍。人人都满怀希望,感到极度地兴奋,好象一大批珍宝,已经化成了金钱,进入了他们的银行户头一样。

    爆破工作从当天早上开始,一直到中午时分,才准备就绪。穿上了防震衣的专家,请所有的人离开。其中有几个不放心,唯恐在一声爆炸之后,大颗大颗的钻石会满天乱飞,叫人捡了便宜去,所以坚持要留下来,看着爆破的一剎那。

    专家无法可想,一面骂着人,一面又加工安装防爆网,以免在爆破时碎砖飞舞伤了人。这一来,等到专家按下炸药的控制钮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控制钮一按下去,轰地一声巨响,烟雾弥漫。贴着墙角的那几个人,几乎都被爆炸的威力震昏过去。

    那个主持人勉力大叫:“别动!谁也别动!”

    而爆炸声一起,在外面的人,也争先恐后涌了进来,把那间本来是十分宽大的书斋,挤得水泄不通。

    工程专家反倒全被挤在门外,面面相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