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嫁世子后我冠宠六宫了

130装不下去了(2/4)

当初,她虽然没信顾俢礼的话,但想着就算不为防着那个不知道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五皇子,老三和老四,也不容小觑,所以就提前让他开始准备了。

    事实证明,她的决定并没有错。

    至此,皇后万分庆幸当初自己没有拦着儿子,反而赌上了身家性命让他放手一搏。

    这一番心思,转了千百回,但在面上,皇后依然滴水不漏,感动不已的看向天晟帝:“臣妾……臣妾在这里先谢过皇上了。”

    末了,她还不忘加一句,“皇上放心,礼儿是您亲自教导长大的,他的性子您也清楚,最是温和敦厚,他绝对不可能做什么错事!”

    面对她一番斩钉截铁的保证,天晟帝笑道:“朕自是知道的。”

    “不然,当初也不会立了他为储君。”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

    皇后的面上浮现出了一抹薄红,她转头看了一眼门口站着的还提着食盒的周嬷嬷,又才看向天晟帝道:“皇上刚刚被爹爹气得不轻,臣妾也不知道做什么才能赎罪,所以亲自熬了参汤。”

    说到这里,她面上划过一抹赧然,有些踟躇道:“只是,皇上也是知道的,臣妾的厨艺不怎么好,就怕入不了皇上的眼。”

    她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天晟帝哪有不尝尝的道理。

    正好,他也还没有用膳,皇后是掐着点儿过来的。

    “你的厨艺好不好,朕还能不知道吗?”

    天晟帝笑了笑,招手让周嬷嬷送上来。

    两人成亲二十余载,再听到他说这话,皇后依然脸红,娇羞道:“皇上……”

    天晟帝笑了笑。

    周嬷嬷将参汤盛好,交由一旁的常喜。

    常喜照常要用银针试毒,天晟帝却摆了摆手道:“是皇后送来的,自是无妨。”

    说着,他将手边的折子丢开,拉着皇后在一旁坐下,问道:“想来皇后也未用过午膳,便先一起垫垫吧。”

    话音才落,常喜连忙又给皇后盛了一碗。

    皇后有心推却,但又怕天晟帝起疑心,只得谢了恩,并从容的从常喜手中接了过来。

    为了让天晟帝相信这参汤无毒,她先喝下一口,才笑着转头看向天晟帝:“皇上怎么不喝?莫非是嫌弃臣妾做得不好?”

    “哪里。”

    天晟帝拿起了汤匙,忙喝了一口,并赞道:“皇后的手艺竟比御厨做得还好。”

    闻言,皇后适时的脸红,敛眸道:“皇上惯会拿臣妾取笑。”

    虽然面上这般,但她眼角的余光却没离开过天晟帝手中的汤碗。

    直到看到里面见了底,皇后心下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她依然没有表露出分毫,还在一旁陪着天晟帝说了一会儿话。

    直到看见他神色隐隐有些不对。

    即使他在忍耐,但皇后也看出了他逐渐苍白的面色,以及额头上不断冒出来的汗珠子。

    “皇上?”

    皇后强压下心头的狂喜,面上带着关切道:“您的脸色看起来怎么不大好,可要传御医瞧瞧?”

    天晟帝抬手按在龙案上,皱眉道:“常喜。”

    常喜会意,连忙转身打发了个小太监去宣御医。

    自然,是不可能有御医真的能有命凑到这跟前儿的。

    甚至,这出去送信的宫女都得死。

    她已经同太子约定,以有人从御书房里出去请御医为信。

    只要天晟帝一死,他们母子在宫内,手握禁军,在宫外,还有巡防营的两万精兵,再加上他们提前在城中的布局。

    迅速掌控京中局势不是问题。

    再者,太子乃储君,顺利登基乃天经地义的事情,即使是太后也不会说什么。

    哪怕日后有人察觉到什么,但那时候大局已定,谁又敢说半个不字?

    如今,德妃和周家已倒,老四又被拘禁,自是翻不出什么浪来。

    至于老三,她派去的那几批杀手应该在回京复命的路上了。

    唯一的变数,就是在相国寺的老五顾瑾知。

    他有天晟帝和太后的偏爱,还有靖王做靠山,如今再加上一个刚起来的秦家,错过了今日,皇后敢断言,这天下必然是顾瑾知的,将来没有他们母子两人活路。

    今日倒是天赐的好机会,顾瑾知命悬一线,又被两千精兵困在相国寺,必死无疑。

    越想,皇后越觉得解气。

    眼看着天晟帝的面色越发苍白,甚至连坐都有些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