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王妃又炒绯闻了

第二百二十四章糊涂了(1/2)

    二人再度回到了西夏国都,向夜阑竟还有些不适应都城的热闹氛围。

    刘县县令那边儿早有秋溟的人手打过招呼,所以薄昭旭与向夜阑还未回到都城之时,秋溟便已经知晓了刘县所发生的一切。

    但他知道的终究还是成果,即是被载入史册的自己。

    刘县县令因在朝中就职数十年,所以也有几分在都城使官那言上几句的面子,秋溟出面解决了一桩氏族间的仇杀大案一事,伴着当时的卷宗就被刘县县令送回了都城当中。那刘县县令尽显自己的“专业技巧”,将此案说的好不玄乎。

    什么衙役赶到时还有一头被王道山所设计引来的棕熊在,什么遇害人被啃得只剩个头,什么王道山一逃逃出去十几里,全靠秋溟一众人将其带回,否则以县衙的本事根本破获不了如此一桩悬案……

    恰好秋溟这几日真就未在众人眼前露面,彼时的西夏小霸王顿时声名鹊起,终于从做爹娘的权贵手中的“一百个不能嫁女儿的女婿排行榜”上面的第一名,变成了炙手可热的良婿人选。

    享受了几日的赞扬的秋溟心情大好,连瞧薄昭旭这个情敌都顺眼了许多。

    “怪不得你们华国人常说四王爷你办事雷厉风行,连先帝生前都时常对你赞赏有加,看来本侯不惜孤注一掷来请王爷帮忙,都是值得的。”

    秋溟今日这脾气好到了什么地步?

    一贯是娇生惯养的他这时甚至是主动接过了小二手中的菜碟呈到桌上,只可惜这讨好的话未说对地方,被向夜阑狠狠的白了一眼。

    “不想挨打就少说两句。”

    她将炖得发柴的棒骨整个推到了秋溟的身前,她定睛一扫桌上,也就只有这东西差不多能堵上秋溟的嘴了。

    向夜阑道:“侯爷仔细想想,你之前说的话,是不是挨打都没有人会拦着?”

    薄昭旭暗中挑眉,她这女人什么时候如此会袒护自己了?一不小心,把他说得心情还挺好的。

    他轻咳两声来掩饰心中的窃喜,挺像模样地与秋溟一碰酒盏,道:“近几日,都城中可有什么动静?侯爷不会因老国君的事,就忙得团团转吧?”

    “团团转倒是真的。”秋溟不忿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好在是暂且将他缓住了,能少不少的麻烦。有什么动静,若说闹的最大的……那就是真家夫人跟疯魔了一般,几乎散尽家产在一些莫名其妙的生意上,比如——花楼。尤其是真家的几位公子都受了些苦,都城中都在议论,说真家这是被诅咒了,岂不好笑。”

    “诅咒?”

    向夜阑一向不信这些鬼神之说,可她忽然反应过来秋溟说的可是真家,那个封建保守只因琴一在外卖过唱就不允准她回家的真家?

    “侯爷,我斗胆问上一句——这都城之中,难道还有第二个真家?”

    “怎么可能?你这丫头莫不是波折了几日,直接累糊涂了?”秋溟深觉好笑的嗤笑一声,“像真姓这样拗口的姓氏,休要说是在都城中,就是放眼整座西夏国,也未必能找得出第二户来, 怎么了?”

    向夜阑总觉此事有诸多疑点,毕竟以真夫人的性子来看,就是再怎么贪图暴利,也不会触及这样的产业,饶是她真的想,真家的其他人也不会允许她拿真家的名望来开玩笑。

    “那……”

    她专心地低下头思索片刻,问:“真家主事的人已经换了?我要是没记错,真夫人还有一个长子。”

    可向夜阑仔细一琢磨,就算真夫人在自家府上再怎么没有实权,也不大可能包容这种胡来的事儿。

    “除非主事的人是那位琴一姑娘,否则全无可能。”

    薄昭旭瞥了一眼邻桌酒客,不知是窥见了些什么,冷不丁道:“宁弄晨死了,死相十分蹊跷。”

    “怎么会?什么时候的事?”

    向夜阑对那宁弄晨的死活并不在意,只是其间蹊跷有些耐人寻味,她下意识地望向了秋溟:“老实交代,是不是你干的?”

    “开玩笑,本侯岂会像是做的出这种事的人?”

    秋溟不服气的冷哼一声,意图用决绝的态度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奈何薄昭旭与向夜阑的眼色看起来都像是在表示“你特别像”。

    事实倒也如此。

    见这两人还真把自己列为了重点怀疑对象,秋溟顿时有些哭笑不得:“本侯的确瞧他不顺眼没错,可这事还真不是本侯做的。更何况,若是本侯想对他出手,何必如此大费周章,还留下一桩悬案来?”

    如此一说似乎也有道理,向夜阑心琢磨以秋溟这个性子来看,他若真想取宁弄晨的性命,怕是会让整座西夏都城都知道宁弄晨得罪了什么人。

    他们平静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