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便是避税!
开曼是全球第四大离岸金融中心,更是全球知名的避税天堂。
盛天步抵达饕餮风投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令饕餮风投研究部行动起来。
既然是研究部,做的自然是数据调查工作,盛天步给了他们一份多达百家公司的名单,都要调查,然后将数据汇总过来。
于是,饕餮风投立刻运作起来。
另外一边,盛天步抵达Newyork的消息不胫而走。
量子基金的索罗斯、桥水基金的瑞·达利欧、都铎基金的保罗·都铎·琼斯……
无论是老派金融奇才,亦或是新派投资鬼才,都发来请帖,希望和他见一面。
这次,盛天步答应了。
不过,盛天步也不是谁都见,综合考量过后,只先见四人。
这四人,分别是:索罗斯、瑞·达利欧、保罗·都铎·琼斯、彼得·林奇。
其中彼得·林奇需要再认识下。
此人1944年出生,今年44岁。
他大学毕业以后,就进入当时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富达!
能进入全球最大投资基金公司,就已经证明彼得·林奇有多优秀。
而对很多人来说,出道即巅峰,起点也就是终点。
但彼得·林奇不是。
进入富达工作多年后,他在1977年接手富达麦哲伦基金,当时麦哲伦基金的规模是2000万美元。
至1990年他离开,麦哲伦基金的规模已经达到190亿美元!
假如你在1977年投资100美元到麦哲伦基金,那在1900年取出时,就变成2739美元,增值26.39倍,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9%!
在后世桥水基金封神,可桥水每年盈利是多少?
15%!
《时代》周刊曾将彼得·林奇评为华尔街首席基金经理,称其将整个比赛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令投资变成一种艺术。
在1990年,麦哲伦基金规模达到140亿美元时,基金持有人总数共计超过100万人,成为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规模最大的基金。
彼得·林奇广受推崇,原因亦在于此。
麦哲伦基金是公募性质,谁都可以投,当他自己获得巨大荣誉和报酬的同时,也为麦哲伦基金的持有人赚取了丰厚报酬。
索罗斯、达利欧、保罗·都铎·琼斯、彼得·林奇,不论人品如何,皆是华尔街的投资传奇。
盛天步最感兴趣的是巴菲特,但是巴菲特并未对盛天步发出邀约。
除这些人外,他已经同麦克·柯里昂见过面。
柯里昂家族现在的情况其实和倪家差不多,帮派生意依旧很赚钱,但是时代不同,他们这些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麦克·柯里昂与倪永孝不同的是,不需要盛天步提醒,他都再清楚不过,只要柯里昂继续经手黑色生意,那就没可能转型。
这些黑色生意中,该死的白面又是最令其恶心的!
白面生意的利润,的确巨大无比。
但老教父深知白面生意的危害,这不是说将危害到民众的健康,而是会对他在Newyork的官方人脉,产生致命的影响。
柯里昂家族以前那些生意,橄榄油什么的,都是小儿科。
也正是因此,政府高层才会对他们柯里昂家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因为其他四大家族要做,最终将他们柯里昂家族拖下水。
搞到那些官方大人物,不得不与柯里昂家族划清界限,生怕招惹到不必要的麻烦。
麦克·柯里昂调查盛天步时,顺便就调查了港岛江湖。
他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近的有尖沙咀倪家,远的有鼎丰丁家,更远一些,还有从四、五十年代走过来的,顺利转型成传媒大亨的还有大马小马。
这些走粉大家族,现在还能过得好,就是因为转型!
也从那刻起,麦克·柯里昂愈发坚定柯里昂家族转型的决心,若是能得到盛天步的帮助,那他的事情将会简单得多。
当然,只索取不回报,就算再好的朋友也走不远。
柯里昂家族对盛天步的回报,就是从中搭桥,将他们柯里昂家族所有官方人脉,介绍给盛天步,让他彻底站稳。
麦克·柯里昂的决定在家族内部引起许多非议。
那些人脉,可是老教父辛辛苦苦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