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他傲娇且撩人

战乱纷纷 33.权要权要,林樾有人清啸。(2/3)


    赢国皇宫中,皇帝宋微征此时正焦头烂额,南边自新年过后,各地民众起义不断,虽说都是小股势力,可如此接连不断的扑上来也着实让他吃不消。

    士金国又在此时发来请求联姻的信函,说是月余后就会派使臣前来商议。

    其弟宋微时又不配合,这个长兄也不好逼迫他,落下欺负胞弟的名声。

    “皇上,依臣所见,此事您可不必与满王如此兵戎相见。”

    “哦,国师可是有高见,快说出来,莫打官腔了。近日吵的朕头疼。”

    国师严锦绣看着愁眉不展的皇帝,又向前走了几步。整个书房里除了两个伺候的内监,就只有皇上和他,想必此次诏他前来就是解皇上的急的。

    “皇上,你虽为满王兄长,威严还是不够,平时对满王宠爱过甚所致。如今,您可请太皇太妃出面”

    “可是太皇太妃早已不理内政多年,朕怎好去扰她。”

    “满王婚配怎可算内政?这是皇上的家事,身为祖母怎会不关心?”

    “甚好。朕就知道国师定能解忧。快,给朕更衣,去慈安宫。”

    皇帝出行自是前拥后呼,可是太皇太妃喜静,宋微征也只是带了几个心腹和内廷侍卫前去。

    他知道此事定会在此有所转机。

    太皇太妃乃是老赢王的姨母,当今皇帝宋微征和宋微时的姨奶奶。

    在老赢王百日时,他的母后祈康皇后因产后病撒手西去,留下年幼的太子老赢王,为了不让老赢王遭受宫中妃子的迫害,祈康的妹妹毅然请旨进宫伺候外甥。与当时的太皇日久生情,被太皇封为祈荣贵妃。本来凭她的身世,皇后也是当得的。无奈朝中群臣不能接受祈家出一门双皇后,连连直言进谏,迫于舆论,得了个贵妃。

    祈荣贵妃当年就发下誓言,不会再要子嗣。她言,皇帝后宫儿女甚多,她生与不生对皇家都无影响。可若有了自己的孩子,就会无暇于对太子的教导。

    果然,祈荣贵妃兑现了承诺,不但太皇对她此举敬佩加宠爱,就连太子老赢王也敬她如亲母。

    在那个年代,祈荣活成了女子的典范。得了相公的宠,也有了子女的爱戴。

    “你们兄弟的事我本不该插手,皇上今日既寻我来,老身也说几句。”

    “祖母请讲,孩儿洗耳恭听。”

    父皇临终前曾对宫中众人下旨,只要祈荣太妃在一日,便不可轻漫于她。要言听计从,只要她不要这皇位,什么都要满足她。

    “你父皇当日离去,最放心不下子迟,按理说你给他寻户婚配,此是喜事。可你是被冲昏了头不成?拿兄弟的终身幸福做那交易?”

    “祖母,孙儿并无陷害兄弟之意。”

    “那老身问你?你可知那士金公主今时芳龄?可知她高矮胖瘦?可知她平日平行德行与喜好?”

    “这……”

    “答不出吗?就连市井小民婚配前都要打听打听对家的底细,你却一门心思逼迫你的弟弟娶个外藩女子。你若做到事无巨细,旁的人自是说不出什么。可你如今是摆明了叫御史在史记里暗讽你不成?”

    皇帝宋微征哑口无言,面对人老成精的祈荣太妃,他是还欠火候的。

    “是孙儿思虑不周,祖母莫要气急。月余后士金会派使臣前来,到时再下结论。今日是孙儿唐突了,还望祖母谅解。”

    “你这做皇帝的,莫要被人撺掇几句就入了套。我看这士金国就甚是不靠谱,刚助他们夺了北胡,反过来就跟我们要岁贡。我知你为了百姓,想息事宁人,可一味的退让也不是我们宋家的脾性,还希望你能强硬些。”

    祈荣太妃虽不理政事,但对于朝堂风向还是稍有掌握的。

    “是,孙儿会遵循祖母之意的。”

    “皇帝想必是会错了意,老身只是提议,至于如何去做还要看你自己。”

    “孙儿省得。”

    “好了,子迟之事不可操之过急,我也好些日子没见着他了,明日我会宣他进宫的。”

    祈荣太妃此话的意思是,满王那边我会做说客,但是皇帝你事情也要办的漂亮才好。

    “谢祖母分忧,孙儿定不辜负您的垂爱。”

    “行了,你这政务甚忙,我就不留你用膳了,早些回去吧。

    皇帝走了没一刻,祈荣太妃就派女使丁落去了满王府。

    “王爷,近日太妃念得紧,这叫我告知您明日早些过去,陪她用个膳。还有太妃得了串上好的南珠,说要给您日后娶媳妇用。”

    丁落把太妃的话一一传达,因着她本也年纪不大,尚未婚配,面对着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