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他傲娇且撩人

梦回华年 8.情重情重,可惜短宵无梦。(2/3)

 “瞧这孩子,长得真是清秀优雅,小小年纪,竟这般沉稳,老姐姐真是有福气”

    “莫要夸浮了她们,还小呢,那禁得起你这番夸赞”

    一旁的如珠见田老夫人并未提及她抄写的古书籍,微有些失落。祖母见如梦揖礼后就退之身后,对她的淡泊还是些许满意的,不出风头、不抢功劳,也是这孩子的性格。

    “我们莫要在这半路闲聊了,老姐姐去我那处吧,小厨房做了些素食点心,过去尝尝,刚好方夫人给我讲些佛事,姐姐也与我去参详一下”

    “你不嫌弃我叨扰就好,有吃食,我自是要前去的,太傅府的厨子,手艺自是难寻的”

    原来田老夫人住处与她们小院只隔条小路。阎婆婆带着家仆回去安顿,只几个主子留下吃茶闲聊。听闻太傅府的厨子是太子亲自寻的,江南最好的师傅,而做点心是他的出名之作。

    “这点心不错,用了盛夏的莲子,去了苦芯儿,颇软糯,又不噎口,四丫头看如何?”

    “回祖母,这糕点妙在加了蔗糖,又不失莲子的原味儿,甚是难得”

    如梦此时已回了神,毕竟不想再如前世一样发展,就必须要靠自己扭转局面,一味的恐惧也不利于判断眼前的人事。

    “怎地,这四丫头也喜欢做糕点?”

    方夫人在听见田老夫人问询时有意的看了看如梦,脸上露出了不易察觉的满意。旁人不在意,可对如梦来说,是不祥之兆。

    “那倒不是,是我这四丫头喜爱用荷,曾用荷花瓣与豆沙做过点心”

    如梦原是想着祖母在府中不理琐事,平日也就听下人说说各院趣事,没想到,连她那日给三姐姐送的吃食,都不甚清楚。看来还是小看了祖母在府中的分量。

    “贵府四小姐甚是手巧,这平日见惯了的荷花,竟也能生出花样儿”

    “方夫人莫要再夸赞了,今日她恐要睡不下了”

    见一旁的如珠嘟着嘴,明显的不快,心疼的止住了话题。

    “方夫人是京师哪里人,怎地以前没见过?”

    对这个打量如梦的妇人升起了好奇。

    “老姐姐,方夫人是蜀地人,她儿子氶江在五城兵马司任职,少年英雄啊,与满王爷和我那皮孙儿是挚友,这不,今日那些个孩子在后山说是比试,刚好方夫人陪我来供奉。”

    “你看你,我想与方夫人闲聊,竟都叫你答了,和年轻时一样,心直口快”

    刘老夫人嗔怪到,而田老夫人闻言竟咯咯笑了起来。

    “老姐姐若是有意,我倒还能说再多些”

    刘老夫人听闻话中有话,并不接话茬,端起茶碗喝起茶来。

    此时门外传来喧哗声,田府家仆进门禀道,说小少爷与各位公子回来了,一会来请安。

    在老赢王在位时,女子地位就颇盛,老赢王还立了法:父母俱亡者,田产私银,女合得男之半。而妻家所得之财,不在分限。

    当今皇上宋微征上位后,女子更是可着男装行走。可见,并不拘女子于内院,也就并无男女大防之说。

    “祖母祖母、孙儿今日进山挖了好些菌菇,晚晌可以给您煲汤”

    门外男子的声音渐近,如梦和几个未出阁的女眷拿袖摆遮起了半张脸。话音刚落,就有两人迈入屋中,行在前面的是一位俊秀少年,优雅的面容漾起淡淡的笑意,让人如沐春风般温暖。

    而当如梦望见他身后的方氶江时,寒意袭来,不自觉地绷紧了身子,眼中带着恨意。

    是他,那个不管如何境地,一身白衣素雪,举手投足皆超然,在人群中总是显得遗世而独立。却也是让她一腔恨意死难移,愤愤不平之人。

    “祖母勿怪,孙儿不知有客在”

    先入房中的少年见在坐的都是女眷,甚是羞涩,此时又不好退出去,故站到田老夫人身侧,向大家揖起礼来。

    “氶江请老夫人安,见过母亲,还望 孩儿没冲撞了客人”

    方氶江不疾不徐的来到屋中,也一一见礼后站到了方夫人身后。

    “无妨,自家人,没的那些虚礼,玉儿快来,这是平阳侯的母亲,拜见下刘老夫人”

    “孙儿田其玉,拜见刘老夫人,老夫人和祖母一般唤我玉儿即可”

    “好,这孩子容貌俊秀,温其如玉,人如其名啊”

    “刘老夫人过奖了”

    田其玉拜过刘老夫人后又重贴回了田老夫人身侧。

    “祖母,孙儿采了好些个菌菇,晚上亲手给您煲汤喝,若不是方兄阻拦,那只兔子也一并给您带回来了”

    “胡闹,佛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