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二百五十八章 给天下官员涨薪(4/4)

餐补、油钱、交通费、五险一金、津贴以及购物卡之类的东西。

    受限于公司经营收益,这样的补助有时候多,有时候少。所以虽然看似你的工资是两万,但有时是两万五,有时是一万五,有个上下波动。

    在宋朝这样的波动尤为明显,因为生产力不足的原因,物价变动往往很快,如灾区的物价可能一夜之间涨几十倍。

    如此一来,除了汴梁的官员收益比较稳定以外,地方官员的收入其实并不稳定。

    一个七品小县县令每月十二贯,禄粟月五至三石,还有添支的职田,各种补贴,如茶、酒、厨料、薪、蒿、炭、盐诸物、喂马的草料及随身差役的衣粮、伙食费等。

    整体算下来,一个月收入大概在百贯左右。

    可这种情况是不稳定的,只能说最好的情况下一个月收入百贯,却也有朝廷今年打仗,财政赤字,什么补贴都不发,只有基本工资,甚至连基本工资都降低乃至发不下来的时候。

    所以才有县尉自嘲自己月入不到六贯(县尉基本工资应该是每个月12贯)。

    赵骏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把原本朝廷给的补贴一个劲降,再把绩效纳入到考成法里,这样就相当于把降下来的补贴当作绩效发。

    虽然工资没太大变化,可却能大幅度提高官员积极性。

    而且补贴上下起伏波动是正常现象,只要朝廷不明令发通知说要削你们的补贴,那么补贴因为某些原因下降了,那就是合理的事情,百官也挑不出毛病。

    甚至这样做对中下级官员来说还是个好消息,因为以往补贴往下波动,官员就只有每个月十多贯基本工资。

    可现在纳入绩效后,如果把绩效算基本工资的两到三倍,那么即便某一年补贴发不下来,那么基本工资每个月还是有二三十贯。

    加上补贴的话,旱涝保收,不至于出现某年补贴涨,月入百贯,某年补贴降,月入几贯的情况。

    所以这个政策对于中下级官员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坏政策。

    前两章有人说用康麻子的梗让人不舒服,我就给删了。主要其实我倒没想用,恰好书友发了,就干脆复制粘贴过来了玩玩梗。

    另外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觉得细聊改革内容的章节水,我个人觉得这个还是很重要的。

    因为本书其实主要讲的就是从上而下的改革。

    虽然一路有蛮多人吵吵嚷嚷主角做不到,可能是我不习惯写爽文,没让主角太一帆风顺,让大家觉得宋朝改革难。

    但不管怎么样,也得搞啊。

    而且有人一直说从上而下的改革必定失败,但实际上商鞅变法,张居正改革,雍正改革,我国改革开放都是成功案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都有典范,真不至于一直闹着用你们的观点来左右我的判断。

    我甚至都不敢拿我自己想的改革办法去实施,主角用的全都是历史上成功经验,用的办法也都是我找的所有改革当中成功了的办法,就是怕杠精。

    结果还是闹个不停,真不知道我该写成什么样才能让他们满意。

    (本章完)

    【姻缘阅读:m.c6c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