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作者本人也终于拿到了十年纪念版《忽而今夏》的样书,线装本,磨砂外壳,爱不释手呀。最喜欢的是其中收录了读者来信的图文集,透过忽而,看到你们的青春轨迹,真的十分动人。愿你们下一个十年,下下个十年……也要继续幸福快乐!
咳咳,其实我是来给新文打广告的。
总算想起来,学习了一下怎么用代码,怎么也要挂一下新文么~~~
连载戳这里
这个故事从最初在晋江上连载,到现在已近十年,已经和章远与何洛在书中的故事蔓延的一样久。从连载时的《双城故事》,到正式出版的《忽而今夏》,始终得到了大家的厚爱和支持。说起来很巧,这本书的初版、再版,以及即将推出的十年纪念版,都是同一位出版人牵头制作的。其实,也不算巧,正因为他对于这个故事的热爱,我每次都很放心将《忽而今夏》交给他所在的公司来操作。下面的这篇文就是负责出版的韩志写的,文中也提到了新书出版在即、回馈老读者们的一些活动,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
HI,好久不见
——《忽而今夏》十年纪念版征集活动
十年前,我读到一本书稿:《忽而今夏》。
收到书稿的时候,这本书不叫这个名字。在那个青春小说刚刚开始泛滥的年代,有很多同类题材的书稿到我手里都没有耐心看完第一章。只有这本书,因为它的第一句话,让我念念不忘到今天。
“我爱过的男孩,有世界上最英俊的侧脸……”
如果说在读完这本书后的十年里,我都没有勇气再完整重读这个故事,可能会被许多《忽而今夏》的粉丝嘲笑。但这依然是这些年来我向人介绍这本书时必提的一句话。
当然,还有一句,就是十年前在电脑上看初稿,差点把我看哭。
很可惜,因为当年太懵懂无知,书做得一般好,卖得却不尽如人意,所以更多的读者知道《致青春》,而不是《忽而今夏》。
很不甘心。至少我是如此。
这可能就是原因——十年后的某天,我跟明前说,我想给这本书出一版十年纪念版。除了我,应该没有人更合适做这件事。
十年里,我从一条单身狗变成了一个五岁孩子的爸爸。换过几份工作,一辆车,跑了不到三十万公里,认识过一两百个新同事,经手的新书,大概有几百本……直到去年,又创业做新公司,新公司有一个好听的品牌,叫「未读」(微信公众号unreadsky)。除了七七八八在尝试的新业务,我依旧还在做书。
十年里,明前又出了好几部新书,联系方式从MSN换成□□,再到微博、微信。其实也只是保留了一个可以联系到的方式,并没有太多的交流。朋友圈里看到她去世界各地潜水看鲨鱼,也会忍不住点个赞。她看到我晒儿子,也会回个赞。
直到有一天,「未读」有一本跟潜水有关的英文书想请明前翻译,这才发现,这十年她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还在继续旅行、潜水,还在写小说,做以前的那份工作。过年时回到家乡,休假就飞往各个热带海岛,活得像一只候鸟,自由随性……
十年,对于一本书而言,意味着经历了两次版权到期。这也是为什么有读者说买不到《忽而今夏》的原因……
十年,章远,何洛,在不同的时空地域,这两个名字被无数读者提起。
每当有一部畅销青春小说改编成电影上映,都会有人感慨:这些年读过的青春故事,最好的依然还是《忽而今夏》。那么多被搬上大荧幕、被明星们演绎的名字,都不如章远、何洛、蔡满心让人念念不忘。
十年过去,这个故事依然在流传……
于是,我跟明前说,十年纪念版的《忽而今夏》,首先是献给那些老读者的。因为他们,这部作品才有如此长的生命力。
所以,为了这一次共同的纪念,我跟明前商讨后,决定先做一件事情:
邀请所有读过这本书的读者,写一封信给章远,或者何洛。
写你们对他们的问候。
写你们认识他们后的难忘记忆。
写给你们自己心中的那个“章远”、“何洛”……
也许,你只想说一句:好久不见。
也许,你去到过他们生活、相恋过的城市,拍下过那里的风景。
也许,你与自己当年的那个“章远”“何洛”已经远隔千里……
没关系,无论你是手写还是电邮,文字还是图片,我们都会从中精选出一部分作为《忽而今夏》十年纪念版的特别组成。(具体形式暂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