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文豪

第三百一十四章 克里姆林宫的失败者(2/2)

r>    斯大林在1925年提出苏联要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重点发展重工业。

    他和林子轩交流了一会,发现这个中国人和他的观点不同,就失去了兴趣,匆匆离开了。

    托洛茨基认为应该实行农业集体化,土地收归国有,林子轩则坚持要把土地分给农民,这样才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虽然意见不一致,林子轩倒是因此想到一种假设。

    如果托洛茨基打败斯大林,成为苏联的统治者,苏联将来的走向会如何?

    这是一个很好的架空题材的历史。

    托洛茨基曾经有机会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却错失良机。

    1925年之前左翼反对派有人提出武装推翻斯大林集团、将之关禁闭,但遭到托洛茨基的反对,他当时把斯大林当做同志,想将斗争置于可控的范围内。

    但斯大林对他毫不留情。

    1928年,斗争失败的托洛茨基被流放到阿拉木图,1929年2月12日被驱逐出国。

    他出国时随身携带了30箱的档案和书籍,这些资料给斯大林带来无穷烦恼,因为其中有不少对斯大林不利的资料。

    在国外,托洛茨基没有放弃斗争。

    他用大量证据揭露斯大林的御用文人对历史的篡改与伪造。

    并撰文批判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及其所作所为,如《被背叛的革命》和《斯大林评传》。

    1940年8月20日,托洛茨基遭到暗杀身亡。

    促使斯大林下决心置托洛茨基于死地而后快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托洛茨基揭露了斯大林的一系列错误,打破了斯大林一贯正确的神话。

    林子轩走出克里姆林宫,回头望着这个苏联权利的中心。

    即便托洛茨基掌握了苏联的大权,这个国家恐怕仍旧会走上相同的道路,这段时期的苏联需要一位铁血而粗暴的统治者。

    林子轩只是一个观光客,他无意改变,也很难改变苏联的历史。(未完待续。)

    【姻缘阅读:m.c6c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