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不知道自己写的怎么样,随着人潮出了贡院。
他有些茫然的站在外面,耳边全是嘈杂。
“欧阳修!”
甄良在等候着国子监的考生。
他就像是一只老母鸡,见到一个学生就笑着招招手,然后把他们招致身边。
国子监的学生渐渐聚拢,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刚做的诗词,有人得意,有人沮丧……
“欧阳,你做了什么诗词?”
一个学生自觉超水平发挥了,所以神采飞扬的问道。
人在得意的时候就喜欢寻找到那些比自己差的同类。
告诉他,你只要继续努力,肯定能成功。
欧阳修谦虚的摇摇头,“某的诗词不知好不好……”
然而他的谦虚,却换来大家的瘪嘴,大多觉得他这是没把握,所以才会这么说,给自己找借口。
……
随后,欧阳修的试卷被送进了宫里。
若是没兴趣,赵祯只会看看名次罢了。
可这次他却在认真的看着试卷。
陛下啥时候那么认真了?
赵家的皇帝大抵都有些艺术家的天分。
赵祯的书法就是一绝,一手飞白体出神入化。
虽还没达到大家的程度,那只是因为年轻,再过几年便能得到精髓。
“哈哈!”
许茂则正在打盹儿,忽听得一声大笑,整个人打了个哆嗦,瞬间恢复了清明。
陛下这是咋了?
他看了眼赵祯手里的试卷。
诗词文章这种东西许茂则不懂,不过看那试卷如此工整,想来这个欧阳修的文采应该不错。
“好,这五首诗分别写的是,相遇、离别、成家、立业、抱负……每首都可圈可点,若是让朕来做,也不见得就能比他做的好。”
赵祯很中肯的评价了欧阳修的文章。
他的文采也不错,但和这封试卷比起来,他觉得还是有些差距的。
不过他是皇帝,自然不能用寻常试题来考校。
他只需能分辨出好坏,然后选择出最优秀的学子入仕,这对朝廷来说就已是最大的幸事了。
许茂则不懂诗词,却也笑道:“陛下这点评若是让那窦尧听到,恐怕就要唠叨了。”
窦尧是当代大儒,以前还曾与真宗皇帝做过侍昭,文采自不必说。
他能将欧阳修的试卷放在前十名里。
这就代表了窦尧对这封试卷的认可。
赵祯点点头,道:“那就让他来,这些试卷若是没有问题,就可张榜了。”
稍后窦尧被带进了宫中。
他从容的走近大殿,先是行礼后,再道:“陛下,这些就是今年贡院选出来的前十名的试卷,您若是没有意义,微臣这就让他们张榜,那些考官也就能回家了。”
这年头的科举严格程度,比后世高考还要严格。
负责批阅的考官,在没有张榜之前,是绝对不可出贡院的,这是规矩。
防止这些考官提前泄露名次,从而左右了帝王和主考官的判断。
“欧阳修……”
赵祯先是点点头,然后又犹豫道:“这个第六名是否还能商榷一下。”
年轻的皇帝心气儿很高。
他总想把一切都坐得完美,喜欢的学子也要完美。
所以他觉得欧阳修的名次还可以再往前放放,如此等他入仕后,赵祯就能直接找个重要部门安排。
但如果成绩太靠后,就算入了仕,也不能直接录用。
否则这对前几名就是不公。
窦尧在贡院听到过几个小道消息,听说陛下对欧阳修很是看重。
但这并不代表他就同意皇帝当着他面儿徇私舞弊……
“臣以为,欧阳修之文采,第六名尚好,若强项往前放,这是对其他学子的不公!”
赵祯先是一愣,又笑着点头,然后把试卷重新归纳,“就这样吧。”
呃……
窦尧觉得不对劲。
不是说要把欧阳修的名词往前调吗,怎么突然就高兴了?
他一头雾水,可赵祯却笑得很是得意。
“赶紧去张榜吧。”
他起身道:“今日无大事就别打扰朕了。”
窦尧以为是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