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剑曲

第九回:遇大赦王善出大狱,立宏愿真人传衣钵(2/5)

德早就耳闻弟弟在大牢里潜心道法,今天上山来就是要带他下山,岂能轻易放过。王德一把抓住弟弟道:“王善,你刚出狱有所不知,如今外面已经不是之前的太平世道了,北方大金几番杀伐中原,陕北贼寇暴乱大肆抢劫,你一人弃家北上,只怕性命难保。”

    王善道:“我也听闻北方战乱,但生死天定,何必在意。我意已决,兄长不必挽留。”

    “不管村子里其他人怎么看你,你永远是哥的好弟弟,你难道要跟哥哥恩断义绝吗?”王德有点激动了。

    “不是,哥,我心中永远不会忘记哥哥的,只是我已五十二岁了,再不抓紧时间为天下苍生做点事情,以后就没机会了。我并非消极,并非无脸见乡亲们,并非逃避,王善扪心自问,此生光明,无畏无惧。”

    王德见弟弟意志坚定,知道挽留不住,只好陪同弟弟一道下山,临分别时,含泪叮嘱:“时常回来探望哥哥,切记。”

    王善沉吟片刻道:“身漂千里外,心守初发地。哥哥回去吧。”兄弟二人洒泪离别,各自上路而去。

    2

    王善一路北上,走了一个多月到了荆州。沿途流民逃难,乞丐成群,强人公然打劫,官兵肆意掠民,王善见了哀叹不止。当年入狱之前,虽然也见过

    官府作恶,歹徒行凶之事,但还不至于如此猖狂,真没想到几年之间,世道大变。一路走来,王善在各地道观讲道十三场,时常给沿途逃难流民宣讲道法,劝人安分,莫随流贼作乱。

    在荆州停顿数日后,王善继续北上,到了襄阳,闻听道教圣地武当山就在襄阳城西两百余里处,于是慕名西向。这日旁晚来至武当山下,虽然疲劳,但精神抖擞,顾不上吃晚饭,一口气登到半山腰的山门处,不料天色渐暮,山门已闭,王善只好在一块大石板上放下包裹,双腿盘坐,闭目养神,守了一夜山门。

    次日一早,小道士开门迎客,见王善闭目养神,问道:“道长何时到来?”

    王善睁眼笑道:“贫道昨日来此,见山门已关,故在此打坐,等候开门。”

    小道士惊道:“既然昨日就到,为何不敲开山门?山中凉寒,道长年岁已高,弄出个病来可不好了。”

    王善一边起身一边笑道:“不妨事,心中静如水,风霜奈我何。”

    小道士将王善带入山门,到了无极观,小道士道:“道长一夜疲劳,先在此休息,一会儿后堂用膳。”

    王善暗想:“我虽然一心向道,却并未受戒,未免终是遗憾,听闻武当山有天仙大戒,如能见到山中主持,请他为我授戒,岂不是好。”于是对小道士道:“武当山乃道家圣地,想必主持定然是得道高人,贫道道行浅薄,一心求道,不知可否求见山中主持,请为授戒?”

    小道士道:“山中主持乃王常月王真人,今日有朝廷要员到访,真人忙于接待,不知他是否有时间见你。你可报上仙观与道号来,我即刻就去禀告,真人见不见你,要看道长缘分了。”

    王善喜道: “哦,原来是先皇御赐度罪金牌,着他传天下道,度天下人的王常月真人!”

    小道士道:“正是。”

    王善道:“多谢小道友,贫道未经受戒,也没有道观,亦无道号,你就通报说道人王善求真人开示就是。”

    小道士心里直犯嘀咕,这是什么道士呀,怎么会无道观、无道号、不受戒?小道士虽然颇为稀奇,但也不便多问,径直到后堂禀告王常月真人去了。

    没过多久,小道士出来回话了:“真人让道长先用早膳,后到宿房休息,真人先带贵客参观,完事了再来拜访道长。”

    王善大喜,谢过小道士,随他到伙房用了膳,回到宿房打坐静休,专等真人到来。

    大约过了两个时辰,小道士才带着三个道长前来,为首者身高七尺,头戴青色混元巾,身穿黄色八卦阴阳衣,脚踏黑布双脸鞋。王善听到开门声,睁眼见了,慌忙起身相迎。

    为首道长作揖道:“贫道常月有事耽误,让道长久等了。”

    王善还礼道:“王善无师无辈,在真人面前岂敢妄称道长?还请真人直呼我名就是。”

    王常月道:“道长自言无师无辈,亦不受戒,是何缘故?”

    王善道:“禀告真人,王善本乃朝廷罪囚,在牢中潜心学道,今蒙新皇大赦出狱,故而称无师无辈,不受戒律。王善虽未受戒,但虔诚向道,今斗胆求见真人,望真人开示愚顽。”

    王常月道:“心中有道处处是道,心中无道无处寻道。道长只要有心,不必介意外在的形式。”

    王善喜道:“多谢真人点化。”

    大家坐下后,王常月指着左右二人向王善介绍道:“这两位是紫阳道长和玄元道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