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大人即将迎来六十六岁大寿,‘犁田’,意为首辅大人老当益壮,年近古稀还在为国为民操劳。”
“哈哈哈哈,我侄真是用心,有如此孝心,也不枉老夫苦心栽培,”施凤来舒心大开,愁容一扫而光。
马福见施凤来正在兴头上,又进一步探道:“姜大人一直挂念阁老身体,数月前,刑部司门郎中曹印曹大人下派到泰和做县令,知州大人本想找曹印打听一下阁老的身体如何,可又不知此人的来历,因而不敢贸然相问。”
施凤来已参透马福话中之意,笑道:“你有话直说无妨,无需拐弯抹角。”
马福见说,遂道:“实不相瞒,曹印在泰和任职,大肆收买人心,还对姜大人施政指手画脚,姜大人意欲惩治他,又不知他朝中底细,不敢造次,特托下官来向阁老求教。”
施凤来听后道:“曹印尊卑不分,喜欢指责上司,他到泰和给姜星添乱也是老夫意料中的事。老夫本来想派人通知你们要慎防此人,只是魏公公遭人诬陷,我与建极殿大学士黄立极黄大人、张瑞图张大人、李国普李大人同受皇上猜忌,老夫也不得不处处谨慎,尚无暇顾及此事。你既然来了,回去转告姜星,皇上新登大宝,虽然大肆网络贤才,但我看多为东林党人,曹印似乎不在名册之中,他要想翻身,难了,对于这种落水之狗,想打就打,勿需忌讳。”
马福回到客栈,与四个捕快吃了晚饭,五人到北海、鼓楼游玩,一路漫步,闲走至东直门、朝阳门、孔庙赏景。眼看天黑了,四人才回。马福将三人留下,独自带上官凭和银票来到车公庄户部尚书郭允厚的府上拜访,岂料门子回报道:“我家大人因病辞官归乡了。”马福无奈,只得悻悻离去。
回到吉安,马福将见施凤来的情况如实做了汇报,又谎说将二千两银银票已送给郭允厚。姜星得知姑父不得志,心中更加惶恐。
这时泰和县丞蒋苑求见,姜星召入,只见蒋苑哭着进来拜道:“曹印无礼,因陈七领取宫女户皇粮一事追究下官失察之罪,还将捕头倪景忠杖打三十大板,解职回家去了。大人千万要替下官做主。”
姜星怒火中烧,暗思:“倪景忠乃我夫人近邻,蒋苑也是看在夫人的面子上才放任他表弟陈七冒领皇粮的,如今蒋苑挨了打,我若不为他讨个说法,日后如何服众?乃道:“曹印欺人太甚!你暂且回去,本官自有计策治他。”
5
这日四荆奉命追捕江湖大盗郑芝龙,不料被几个蒙面大汉救走,一路追击出了县境,曹印得报,赶紧派了十几个捕快带着县衙公文前往协助。退堂之后,曹印暗思:当年王德替他弟弟伸冤至京城,我已将此案疑点报与刑部,建言核查,不知是否办妥,待四荆回来,须派他们去辰州走一趟。
曹印见天色已晚,已到散衙时间,遂起身欲回内室,典史丁信来请道:“今日家父大寿,恭请大人到家中喝杯寿酒。”曹印早在前几天就听闻丁信父亲即将七十大寿,因此欣然答应道:“喜事,喜事,容我先回内宅,一会就到府上拜寿。”丁信大喜道:“多谢大人,下官先回家中恭候大人。”丁信退出后,曹印将公务交与荆家兄弟处理,自己匆忙回到内宅,换了衣服,备了寿礼,带着两个仆人坐上轿子离开县衙,径到丁信家中。
县令大人亲来贺寿,丁家大喜,丁信要将曹印请到上座入座,曹印见亲朋好友中多有白发长者,因辞道:“今日长者颇多,本官岂敢上座,我在下首坐下便是。”丁信父亲亲自前来请:“老叟已是古稀,曹县令乃先皇光宗亲赐通天笏的大贤,今来贺寿,老叟受宠若惊,务必请上坐。”众人都道:“县令大人不上座,我等岂敢入席?”曹印无奈,只得顺从。筵席上杯觥交错,好不热闹,老寿星、丁信以及街坊里长个个要敬曹印,曹印盛情难却,不觉已醉。
曹印想,明日知州大人要亲临泰和督察,我不可因醉误事,乃起身拜道:“明日尚有公务,今日不可再饮,还请老寿星原谅。”丁信见曹印确实已醉,也对众人道:“曹大人向来勤政,我看这酒就到此为止吧。”众人都道:“既如此,不可误了县衙公事。”丁父这才下令撤席。
6
越日清晨,知州姜星带领马福、何智等三四十人来到泰和县衙,早有县丞蒋苑急令新任捕头黄磊速去通报曹印,自己和田和勇、丁信及泰和县一班官吏十余人匆匆出门迎接。姜星等人落下轿子,见曹印不来迎接,问道:“县令何在?”这时黄磊跑来对下跪在地的蒋苑、田和勇、丁信悄声说道:“县令大人仍在卧室,里面似有妇人嬉笑打闹之声,小人敲门不见答应,又不敢贸然闯进。”
蒋苑等人大惊,相互一顾,面面相觑。蒋苑忙支退黄磊,对姜星道:“大人,曹大人尚在内宅,请各位大人先到公堂就坐,下官马上去请曹大人出来相迎。”
马福怒道:“大胆,你们县令为何如此无礼?”
姜星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