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剑曲

第十二回:保名节曹印虎口拔牙,贪小利泼皮背信弃义(3/5)

县令付了银两让三人速速离开,未曾想还没出县衙大门就被抓住了。

    郭文、蒋槐听了曹印辩解和妓女供词,一时难辨真伪。正在犹豫不决之际,陪审官姜星道:“二位大人,曹印虽然抵赖,但当时在场的大小官吏二三十人亲眼看见他衣衫不整地从内堂跑出来,且他前一晚喝得酩酊大醉也是不争之事,人证物证俱全,以本官看来,可以定罪了。”

    郭文也知道姜星乃当朝首辅施凤来的外甥,新皇登基,施凤来虽然辞官赋闲,但余威犹存,不可随意得罪,又见人证物证一一在案,干脆顺水推舟做个人情算了。于是说道:“姜大人所言极是。”当即一拍惊堂木,怒道:“曹印,本案证据确凿,岂容你抵赖?你若自动画押认罪,尚可免受皮肉之苦,如若不然,休怪本官无情了。”

    曹印争辩道:“三个证人全是诬陷于我,望大人明察。”

    姜星冷笑道:“此案谁是谁非,二位御史大人明察秋毫,来人,请犯官曹印画押。”一帮衙役得令,一拥而上强按曹印,硬是抓住他的手在供状上画了押。

    曹印大呼冤枉,郭文充耳不闻,对众衙役道:“犯官曹印已画押认罪,大明律文明规定,凡官吏宿娼者,杖六十,盗官银,徒十年,本官依律判处,明日呈送移送上司,你等速将犯人押入大牢。

    4

    案子已结,曹印被转入南昌大牢。

    大牢职官区关押的是官犯,多是来自江西各地有身份、有地位的犯人,大家都是读书人,比较文明,一般不会斗殴生事,偶尔还吟诗作赋,叹人生之无常,虽说是坐牢,倒也洒脱。

    曹印刚关进去的时候也是在职官区,但是没多久,就把大大小小的狱吏、狱卒得罪了好几遍,硬是被这帮小鬼拉出职官区送到斗杀区受罪,斗杀区是集中关押斗殴、杀人、抢劫等重犯之所,曹印到了这里自然挨了不少拳脚。

    但曹印宁愿忍受侮辱和暴力,也不愿遵循牢中陋规,断然拒绝给狱吏、狱卒任何好处。

    大牢里每天有干不完的活,曹印与众人一道,从早到晚不停地劳作,几天下来,人就瘦了一大圈。

    县承蒋苑、主薄田和勇、典史丁信三人商议一番,觉得曹县令为人不错,三人一起凑了三十两银子,托丁信前去探望,尽一尽同僚之宜。

    见到丁信来了,曹印象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还未等丁信开口,就急切分辩道:“丁典史,曹印冤枉。”

    丁信不语,看着曹印消瘦的脸庞,心中颇为难过,心疼地道:“大人,你瘦了。”

    曹印问道:“丁典史,你知道是谁陷害我的?”

    丁信道:“下官不知。”

    曹印颇为失望,眼神痴呆,刚刚才激起来的希望又破灭了。

    “大人,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大人的母亲没死,来县衙找你了,”丁信给曹印带来一个天大的喜讯:“听老太太说,她落水后,被一个隐士救了,三个月后,身体痊愈,那隐士给了她十两银子,助她桐庐寻子,老太太独自一人跋山涉水到了桐庐,却不见你上任,那时又用光了银子,不得已漂泊江湖,乞讨度日。今年听闻你在泰和做县令,因此急急赶来,不想大人又蒙冤入狱,唉……”

    曹印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双手紧抓铁栏杆,眼睛瞪得大大的,激越地问:“真的?我娘现在在哪里?”

    丁信道:“大人放心,荆家四兄弟将老太太带黄梅去了。”

    曹印这才宽心,忽又哭道:“曹印不孝,让老母受苦三年,真是禽兽不如。”

    丁信道:“大人切不可悲伤,老太太现被四荆接往黄梅细心照顾,无须牵挂。”

    曹印道:“丁典史回去后,帮我办三件事:第一,查查那三个妓女是谁招进县衙的,为何赖到我身上,我曹印岂能做这种盗官银招娼妓的丑事?第二,帮我去看看黄梅的老母,转告她,曹印在大牢里很好,切勿牵挂。第三,告诉荆家兄弟,曹印虽然入狱,四人务要谨守法度,不忘初志。”

    曹印眼含泪花,声音梗塞。丁信安慰道:“县丞、主薄和我都相信曹大人,我回去一定查明真相,还大人清白。至于大人母亲,我们一定前去照顾,大人尽管放心。”说完,丁信摸出一定纹银道:“这次来,我们三人凑了三十两银子,刚才卑职打点狱卒花了二十两,那狱卒名叫萧肖,他答应关照大人,这里还剩下十两银子留与大人零用。”

    曹印闻言大怒,呵斥道:“丁信,曹印宁死也不行贿,你如何敢瞒着我去打点狱卒?”又指着牢房其他众人道:“我们公门中人,朝廷命官,岂能跟他们一般世俗?你速速找那狱卒要回银子,莫要坏了我曹印名声。”

    丁信哀求道:“大人这是何苦,有道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如今大人身陷囹圄,当忍辱负重,以图他日再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