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剑曲

第十四回:罗汉堂哥弟双学艺,三皇寨僧道两论道(2/5)

   “可有户帖?”

    “有。”

    “为何来学武?”

    “杀敌报国。”

    “好!年少体壮,志气可嘉,本官录用,速来签字画押。”

    3

    洪世安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武者聚集一起,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对世安来说,更准确的说不是生活,而是磨练、是苦难,甚至是地狱。每天早上别人都在睡觉,世安就提前起来,腿上绑着沙袋朝着少林寺背后的大山上跑去,一直爬到五乳峰达摩洞前。五乳峰山高路陡,常人空手攀爬,从少林寺出发登上达摩洞也要一个时辰,世安先绑着十斤重沙袋,后来慢慢增至三十斤重,也能一鼓作气跑上山去。到了达摩洞,世安在洞外空地上练习武艺半个时辰左右返回,再与刚刚起床的师兄师弟们开始正常的练功。晚上休息之前,别人或睡觉或成群玩耍,世安腿绑沙袋跑到练功场上练习手劈树干,拳击木桩,脚踢石块等硬功夫,一直练到大家都睡觉了才悄悄地回宿房休息。

    每天起床后和睡觉前,世安都要拿出父亲交付的那根擀面杖端详一会,暗自激励自己不可忘了深仇大恨。

    天长日久,师兄弟们都笑世安是个武痴。

    这天早晨,世安照常跑到达摩洞前,竟然发现洞外有人在练功,谁还比自己起得早呢?由于雾大,世安看不清对方脸孔,正欲近前细看,对方先笑了起来:“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世安一听声音,知道是师弟唐喜。唐喜比世安小一岁,河南信阳罗山人,个子瘦小,平时爱嬉笑打闹,是师兄弟中有名的开心鬼。

    唐喜自幼丧父,哥哥唐君是罗山县衙捕快,因唐喜在家不思上进,天天捣蛋,母亲管他不得,唐君一怒之下,狠狠地将弟弟揍了一顿,兄弟二人因此结下怨恨。唐喜发誓要与哥哥作对,经常唆使罗山县的小混混偷鸡摸狗,闹得百姓怨声道栽。哥哥无奈,只得跟母亲商议,将唐喜送到开封学馆读书,期望他远离罗山那帮恶棍,安心读书,将来考取功名。但是母亲和哥哥哪里知道,唐喜拿着学银没有去开封,而是来到开封城西百里之外的少林寺学武来了。

    唐喜主要练习的是轻功,别看他身体单薄,平时也爱玩闹,但是武艺还学的不错。唐喜手脚灵活,轻巧敏捷,动作奇快,在师兄弟中没有几个能胜过他的,世安打心眼里佩服这位唐师弟。

    “师兄师弟,以后每天你叫我,我陪你一起练功如何?”唐喜之所以称呼世安为师兄师弟,是因为论年龄他比世安小一岁,自然应该叫师兄,但论资历他比世安早来少林寺三天,所以又该叫师弟了。

    自此以后,洪世安与唐喜天天一起习武,世安主练硬功,唐喜主练轻功,二人很快成为少林寺出类拔萃的弟子。由于洪世安拳头硬,力气大,曾经拿砖石练习,一拳石粹,大家称为“铁拳”。唐喜一次在与大家玩耍时,看到小溪对面一颗柿子树上有一个绯红的大柿子,小溪宽两丈,柿子树高两三丈,众人都说要是有梯子就好了,唐喜二话不说,飞身一跃就抓到溪对面的柿子树枝,敏捷地像只猴子,飞身攀爬,摘到柿子后朝这边轻轻一跳复又返回原地,大家惊呼为“飞猿”。

    黄明受河南指挥佥事石允常的委派,不仅要在少林寺广征僧兵,而且还要为朝廷从僧兵中挑选武功好,有潜力的将才。因此,黄明时常派人暗中观察,将这三千少年中刻苦学艺,机智聪慧的一百多人全都记录在册,排在第一位的是洪世安,排在第二位的是唐喜。

    不知不觉快要一年了。这日清晨,世安与唐喜正在五乳峰下练武,二人满头大汗,不得不停下来喝水。唐喜道:“师兄,再过十天,我们就要被送去辽东戍边,听说那地方天寒地冻,许多南方人受不了。”

    世安平静地道:“ 受不了也得去,我们签了承诺书的,如果不去,全家都要受牵连。”

    唐喜伸了伸舌头,嘿嘿笑道:“我的户帖是假的,我跑了,他们查不到我,我打算再过几天就偷偷离开少林寺,师兄替我保密哦。”

    世安大惊道:“你的户帖是假的?这可是重罪,你好大胆!”

    唐喜笑道:“师兄太憨厚了,如今这世道,朝廷昏庸,官员腐化,听闻陕西一带已有百姓造反了,我可不想为朝廷卖命。”

    世安叹气道:“师弟你家里有田有粮,我家可是一贫如洗,我不去服役,又能去哪里?”

    唐喜道:“你我同去罗山,你将你家人也接来,凭我哥在县衙里的名头,让他给我二人找份差事做做,这样的话,你我兄弟朝夕相处,岂不快乐?”

    “这样太不道德了吧,朝廷这一年来供吃供住,我们一走了之,良心上如何过得去?”世安果断地回绝了唐喜。

    唐喜一听急了:“师兄,你真是死脑筋,百姓之所以贫苦,还不都是朝廷这帮贪官搜刮所致,如今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