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黑体质开局修行在废土

第1615我错了-1616追逃(二合一章节求月票)(4/5)

联盟支援的舰队,已经将距离从两百万公里,拉近到了五十万公里。

    他们赶路的诀窍,就是战舰分别抱成几个团,其中一艘战舰极限加速。

    超负荷的极限加速,会极大损伤战舰在动力方面的耐久,持续下去甚至可能自毁。

    不过这也无所谓,每一艘战舰都是极限加速六七分钟之后,就会急剧降下来。

    只要坚持的时间没有达到十分钟——这是理论上的极限值,动力系统还是能扛得住的。

    这一艘战舰开始冷却动力系统,又会有别的战舰继续提升到极限速度。

    各艘战舰轮换一圈之后,第一艘战舰的动力系统,基本也就冷却得差不多了。

    这是军舰在太空追击中常用的招数,不过对于武装商船的舰队来说,就比较罕见。

    不管再怎么注意系统冷却,采用这样的操作,动力系统的磨损还是相当大的。

    也只有军舰这种暴力机器,有国嘉财政兜底,才舍得这么操作。

    到了这个时候,援军的数量,已经被帝国的军舰观察到了。

    援兵一共有三艘团级舰,但是从其他配置上来看,不是三个满编的团级舰队。

    数量确实有点太多了,而这援兵距离帝国的三艘星舰,也只有一百五十万公里左右了。

    追兵还在一点一点地靠近,大校安排了人,每半个小时就播报一下情况。

    在这样的局面下,对官兵们隐瞒真相,没有任何的意义,还不如坦诚以对。

    在这个时候,三艘主力舰也已经连接在了一起,同样是轮流发力。

    但是帝国军舰的轮流高速行驶,并没有达到超负荷的地步,而是卡着理论值的上限。

    ——长时间用上限时速赶路,也会对动力系统造成极大的磨损。

    所以从理论上说,帝国军舰的抱团,只是想尽可能延长动力系统的使用时间。

    超负荷极限逃逸,当然也不是不能选,但是那样操作的话,对军舰的损伤太大了。

    他们执行的是敌后袭扰任务,补给本来就很困难,更没有条件对动力系统大修。

    更换部分零配件倒是不难,补给中也带了一些,可某些大修条件,连数字魅影都会受制。

    为了未来能继续更好地袭扰,这极限逃逸——能不选还是不要选的好。

    官兵们也都很明白这一点,但是听到追兵越追越近,还是忍不住私下嘀咕。

    “实在不行,还不如极限加速,要不然,就回头殊死一战。”

    “说什么外行话呢?极限加速的冷却时间太长,三艘军舰根本轮换不过来。”

    更有人很耿直地表示,“不是说会有友军接应吗?咱们等着看就好了。”

    也有人沉不住气,“都说有友军接应,可是这接应地点,到底在哪儿呀。”

    “那肯定不能明说,你小子万一被敌人俘虏了,下了软蛋怎么办?”

    “我说你特么是找揍吧,信不信劳资现在就把你的蛋拽下来?”

    后面追击的联盟军舰,并不清楚对手还在寻找接应。

    不过对他们来说,帝国的军舰没有极限加速,其实并不意外。

    就是帝国军人自己分析的那样,联盟军队也知道,三艘星舰数量太少,无法有效地轮换。

    正经是卡着上限时速飞行,时不时轮换一下,才是最好的选择。

    否则不等联盟的舰队追上去,这三艘敌舰自己就把自己玩残了!

    联盟军方能理解对方的选择,但是同时,他们也在相互提醒。

    “随时保持主动侦测,小心敌方有接应或埋伏!”

    他们并不相信,对方还能有多么强大的接应,这里终究是联盟而不是帝国。

    但是身处战场上,小心谨慎一点,总不是坏处。

    简而言之,就是做好侦测工作,而且随时准备应对突如其来的战斗。

    一转眼,又是小半天时间过去了,前方出现了几块小型的陨石。

    陨石都不大,直径数百米到一公里不等,有一块格外大一点,直径也没有超过五公里。

    而且陨石之间,分散得很开,相距最少都有十来万公里。

    很多人所说的陨石群,相互间的距离未必有多近,只不过相较广袤的太空,显得不算远。

    联盟的追击军队,对类似的星体高度关注,太空里这种情况下,最合适打埋伏。

    然而,体积这么小的陨石,还分散得这么开,就算是有伏兵,了不得就是几艘小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